六千元\u003d六千万厘。
能买一千二百万斤的新麦,也就是六千吨新麦。
一分钟就是六千吨,自己手里一个半小时,相当于是五十四万吨。
当然,其中溢价了多少,那就是各有各的说法。
毕竟金券朱厚照可以一直印,粮食的产量也会随着年景增产或者减少,至少粮食的价格,也是可以因为政策而改变的。
所以,争取一条过,不NG。
第三天,场景搭建好了,朱厚照也看着匡润声情并茂的与潘蒂亚对戏。
一开始潘蒂亚还有点无法接受匡润的伸手,牵拉,但伴随着朱厚照脸上不悦的表情越来越多,她不断强迫自己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她怀疑她的下场一定是被扫地出门,或者随便丢在一个冷宫里当女仆。
为此,她调整了自己心态,这才算是勉强达到朱厚照的要求。
最后,调整好最后一版场景,朱厚照起身让他们下来吃饭,自己来到了搭建好的钢轨,同时将全世界第一台录影机架号,再让人将药池、胶片、感光元器件全部装好。
“陛下……咳咳……使用之后,一定要匀速摇动转杆,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张胶片能感光留影。”
隋万金咳嗽着,看着皇帝上手他做的机器时,眼底的欢欣和希冀,溢于言表。
他这辈子,唯一的功绩,或许就是搞出了相机、录影机、明胶胶卷、显影液什么的。
而陛下却在他的技术基础之上,进一步延伸,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但至少他在做胶卷的时候,看过一些过曝的胶片。
那一张张胶片凝固的画面,都不少不同时间的画面,但他知道如果能成功,未来必将不可限量,或许他真的能看到会动的画面也说不定。
“好。”朱厚照笑着点头,“对了,这套机器,什么最贵?”
“溴化银最贵。”隋万金想也没想回答,“这溴化银药池,花了整套机器的七成价格,做胶片用的明胶,都不及溴化银的百分之一,主要是溴化银矿物不好找,全国一百支地质队送来的样品进行筛选,花了不少时间”
朱厚照点了点头,这是快门摄影机,摇动摇杆,除了让胶卷动起来,更重要是让镜头可以有一个关合时间,让胶片上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回头朕会做字幕,让天下人知道,是谁做出了这套电影。”
朱厚照知道字幕的做法,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