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香港货币允许增发一堆汇票,让徐阶自己去折腾。
但快速飙升的香港物价,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金融海啸,金券虽然回到了本位,但香港的货币不弄一个蓄水池,就有可能影响后续的金券在广东的价值。
要知道,港币一跌,就会有人跑来做多金券,双方比价已经拉开了,南洋各个势力,想尽一切办法去收罗大明的金券。
只为了保值。
金券虽然有了新的蓄水池,但发展的速度之快,着实让朱厚照意外。
本来他以为这个时代的商人们嗅觉,多少会有点慢,毕竟金融这一块的发展,现在大家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并没有太超前。
但朱厚照低估了人性,对于利润的嗅觉,商人们是很牛的。
现在港币贬值,金券保值,那么他们就做空港币,做多金券。
金券开始通过非法渠道,流出大明,若是阿美时代,那绝对是好事。
因为可以消除通胀,何乐而不为?
但问题是,大明自己内部的通缩还没搞定呢!
大量的基建项目还未投下去,现在就开始更快速度的通缩,只会影响市场的信心。
所以,朱厚照只能选择再稳一手,把港币的贬值速度兜住,深圳州的楼市,就是用来兜底港币贬值速度的。
这样有了楼兜底,以及楼背后的户籍吸引,顺道还能进一步收割,海外的“优质资本家”,三代之后,这批人要么活下来要么沦落成为普通人,反正深圳州是特殊的生活区域,虽然有钱,但地都是归广东省和深圳州内部分赃的。
这还能给广东送来大量的基建资金。
因为深圳州特许造二十层以上的高楼。
基本能确定,这玩意儿就是专门用来收割东南亚地区富商们的多余资金。
一个深圳吃下的钱,用基建的方式传导到广东省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是吃港币的。
这样一来,港币不管涨价多少,都能通过深圳的楼,对等变成可增发金券的资产。
这就是为什么朱厚照要搞这么多货币的原因。
你如果用自己的本币增发,会造成通胀,甚至影响造币厂的效率。
而像现在,香港的货币直接拉金银来大明,大明再根据金银对等增发,不管香港的货币滥发到什么程度,大明永远有自己的发币速度跟抵押品,币值是可以做到稳如泰山而不崩盘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不过自然经济还在,大明只是一只脚抬出了泥地,这就导致了大明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商品不足、货币供应不足、百姓储蓄太多。
最后变成了消费力不足,所以造成了储蓄型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