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时、收割异化,这些全被他拿来充实《开平六法》。
他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内阁、诸部参考的刊物,牛人一个。
老四看到朱厚照点头了,像是得到了鼓励,笑吟吟到:“而这些劳动工时的数据,会伴随着理科的新一轮进步,全国范围内,轻重工业配套叠加,机械产业进一步发展而进行增加。
原本我们造一台缝纫机需要一百个工时,未来,我们只需要一个工时就能造一百台。
全产业链上下的工时都会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快速降低。
哪怕是最低端的产业,也不需要接受一层层剥削。
但任何产业都有一个瓶颈,一旦到了瓶颈,要么对外卷,要么对内卷。
除非有什么神奇的材料,能打破瓶颈,带来新的发展。
所以,伴随着机械的大发展,人会因为瓶颈期的到来,而陷入重复、过重的劳动之中。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的劳动工时有限,而机械的劳动工时是人类的几千几百倍不假,可是伴随着内卷,利润就会降低,想要获得更高的利益,就必须进行降本增效或者转嫁矛盾。
低端的没有附加值的产业,会被不断迭进的中高端产业所取代。
就跟最开始,顺天府还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冶金业,现在冶金全部变成了给京中一些生产机械的公司,试验生产新材料。
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冶金,转而改成以新的技工为主导的研究方向。
爹一直强调咱们得好好学习如何画机械图纸,其实爹是在告诉咱们,机械的产业链是很长的,未来一百年,都是机械图纸的天下。
冶金创造出来的金属或许可以有高利润,但这些玩意儿都是放在高精尖产业中的,是小众的。
真正普罗大众一直需要的,都是海量廉价的钢,或者庞大数量的生铁。
对这些资源的深加工,才是整套产业体系延续《管子》一书搞钱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