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如他一般来自北鼎的一共二十六人,全是王畅卸任曻岛宣慰使之后,本地选出来跟他前往大明闯荡的年轻人。
姓氏全部汉化,两个跟王畅姓王,而姓卜的,则是本地两个最有权势的长老儿子。
这个卜大安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姓的源流,就是卜赤喇的姓。
他们跟着王畅离开曻岛回到了大明,因为王畅帮助协力航道有功,又不愿意继续待在曻岛,于是拿了买断军龄的非世袭百户退役武官位,拿着钱给自己盘了一些船在沿海当鱼老大、船老板。
算是阶级跃升了,毕竟他之前还只是一个逃军。
但王畅回来之后,并不鼓励年轻人们出海闯荡,因为海的那边并没有报纸上宣传的那么好。
可最近……
王畅咬着一根腊肉肠,咀嚼着咸味和淡淡的酒香,看着三三两两进进出出,像勤劳的小蜜蜂,不断借种给倭人的水手们。
在这群年轻人眼中,估计海外全跟倭人一样,只要你勾勾手指,他们的男人就会将女人送到你身下承欢。
乐于替你养儿子。
但现实是这样的吗?
不是。
倭国距离大明很近,朝廷可以直接投放数万大军,将整个倭国中高级阶层全部消灭在岛津的地盘。
倭国的底层人,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甚至还保留了大量部落习俗。
对于图腾看得很重,对血脉的传承看得很淡。
所以,为了图腾的传承,他们能很自然的借别的强悍部落男人的种,认为这种孩子,未来能养活更多的部落。
但接下来,这些倭人将会在登陆之后,被拆分。
一些直接发往内陆当单身汉们的夷妾,一些男人到了东北之后还要顺着水道向西,一路抵达蒙北三宣慰。
这一路山水迢迢,王畅已经不敢想他们得死多少人了。
毕竟,他当初也是从阿依努人的地盘走出去的。
如今还未开春,想想都冷。
倭女作为生育资源,这一次朝廷清账之后,是要尽快稳定大明岭北长城计划边地的人口安全的。
他们瞎搞,就算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大概率就是被抛弃。
汉人又不是倭人,会随便的养一个别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