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灭倭(完)

老大虽然依旧稳重训练,但他也开始小心的观察平民的生活,平民的需求。

然后将各地一些乱七八糟的情况收集起来,用自己景王的特权,开始影响朝局。

老二最近婉拒了很多蒙人姑娘的跟随,开始认真的锻炼弓马。

就连贵妃阿娜日都震惊老二的锻炼强度,忧心的找朱厚照汇报。

朱厚照拗不过阿娜日的纠缠,只能招来老二问一问。

御花园里,琪琪格跟阿娜日坐一块,她也紧张老二的缘由,毕竟老二是她的孩子,这要是有问题了,实在是……

“进来你的反常锻炼强度,让你母妃和姨娘担心了。”朱厚照示意老二坐下之后,平静的说,“是因为纪录片的事情?”

“嗯,亡族灭种,很可怕,我……”老二捏了捏拳头,紧张的看着朱厚照,“我担心未来各家会反目成仇……”

“所以,必须要有主体民族镇住。”朱厚照倒是看得开,“各族可以平等,但有且只有一个话事人,然后逐渐弱化各族概念,逐渐变成华夏人。

用大华夏族去统筹各家,这才是朕的目的。

蒙也好、羌也罢、汉也好,民族这个概念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为了能调动更多的资源。

它类似于宗教,是统治阶级的一种手段。

自宋开始,汉家这个概念才逐渐清晰,而之所以会存在这个概念问题,就是因为自古以来,华夷的边界并没有厘清,因为不存在第二个能与中原政权争锋的国家。”

“可是南北朝……”

“但南北朝的北魏元宏,选择了入汉。他将整个鲜卑族,并入了汉人框架内,虽然他们的祖先,确实与我们汉人源自一个祖宗。但文化上他仍然是不同于传统中原文化的。

但他选了入汉之后,关陇世家很快终结乱世,缔造了隋唐。

分裂被止住了,大一统了。于是,一个盛唐,道尽了南北朝乱世之后的繁华。

但也从这个时候开始,边陲少族开始了进化。

因为鲜卑成功入汉,那么你可以,我又怎么不可以呢?

契丹建辽、党项建夏、女真建金、蒙古建元,本身都是华裔外流,最后形成的边陲少民政权,开始了国家化,制度化,最后形成了对中原向心力的追逐。

他们都开始了一定程度的汉化,但都不算彻底。

但都是对中原文化的一种演绎,几乎快到了次生文明的阶段,所以宋才会感到恐惧,才会诞生出爱国主义和朴素的民族观念。

但他们最后都夭折了。

因为,他们没有完成族群的同化和建构。

蒙元南下的时候,管你西夏、契丹、女真,都是汉儿。

就连最后的蒙元,就因为没有彻底的汉化,而被驱逐出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