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樱花土豆(二)

三叉河所。

一百多户倭……不,丁零人抵达了。

他们惊奇的看着本地卫所分给他们的房子。

木质、平房、炕头、烟囱、还有仓库、院子、牛棚、马厩、以及羊圈。

推开平房,进五米、长三十米,一百五十平。

然后院子四周用木桩子和铁丝网拉起来,连其他配套加一块,五亩地。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居住地,其他的人居住地就不一样了。

这些倭裔丁零人,站在从未见过的宽阔土地上,兴奋的落泪。

土地啊!这可是土地!

就是冷了一点,但本地卫所,给他们安排的地方,是真的大!

“行了,别哭了,这才多大。你们都跟我来。”

小旗黑虫,一个来自大同黑氏将门的旁系,因为没有多好的出身,于是被迫迁徙来此戍边。

带着这群倭人到了一个树立木牌的河滩西南侧,指着下边上万亩的黑土地说:“喏,这里一万亩,就是咱们小旗未来的耕地。”

“一万亩……耕地!!!”

这群人更激动了。

“别着急,也别兴奋,北面土地特殊,一年就只能种一茬,一块地必须脱毒和轮流种,而且地太宽了,必须要整顿。咱们十户人,一万亩,均下来每个人得有五六百亩,一时半刻肯定种不完。

所以,慢慢改造吧。

以后还要传给子孙的。

最后就是需要租借耕种用的拖拉机,这种地,没有履带式拖拉机,是甭想种起来的。

都看完了?那么回去吧,大家做点饭吃一下,然后晚点还有新的命令下达。”

黑虫带着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小旗区域。

附近一千亩多的范围,有两百户院子,也就是说他的这边的上限,其实是一个百户所。

只要让下边的女人多生育,三代人左右,就能凑够两百户,自己的儿子,也能混个世袭百户。

蒙北三宣慰的生活方式,延续的是明初的卫所制度。

但还有不同的一点就是,相较于明初的卫所长官随意的盘剥,蒙北三宣慰进行了股权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