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不习乎?可以是别人给的传授,也可以是真主给的经验传授。
只要念诵这句话,反问自己,也在请教神灵。
然后开始反思自己的一整天行为,早餐、中餐、晚餐,要是吃宵夜还可以再来一次。
然后睡觉之前,要写日记。
这个是朱厚照没想到的,但回教的想法是,随笔写一句对于今日之感触,他日再看,温故而知新。
而写日记,也是礼功。
最后回教积极与传统汉人习俗的祖先祭祀融合在一起,斋功不再是祭拜真主,而是每逢初一,十五,净尘奉斋给祖先。
然后,最最关键的来了。
农历二月二,是回教的斋月。
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二月二是朱厚照钦定的花朝节。
而这个时间点,恰逢春耕,所以回教的斋月是以劳动为主的仪式。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群人一起下地劳动,然后再劳动过程之中“修炼”、“谈情说爱”。
已经到了十六,开始结发准备进入人生新阶段的回教徒,需要通过勤劳、勇敢、歌唱等等形式的方式来取悦姑娘们。
姑娘愿意嫁,那么三月三男子就要束发,女子要结辫,象征已经有了订婚对象。
三月三差不多就是四月左右,正好是契合寒食、清明的岁月,这个时候结发也象征祖宗看到自己的血脉开始准备新一轮的延续了。
然后因为中国人比较忌讳四,所以婚期在五到七月之间,当然如果遇到了家人白事,那自然会延后和另外选日子。
总之,回教比较在意这个时间点,因为五月到七月结婚,三个月内生下来孩子,来年九月不是刚出世就是满月,很契合天方九月斋月的部分。
回教改为新生命的诞生,也是为了将信徒更美好的未来作为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