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巴卑儿的朝贡之路(六)

这样一来,乡镇负责兜底所有人的生存必需品,朱厚照着力在城市发力,打造城市的工业集散中心。

一些化工品、肥料等厂,都在发展。

最近朱厚照开始要求建设污水处理厂,开始进行环保。

原因很简单,国家不缺钱,大明金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还在通缩,于是朱厚照就得想办法刺激消费。

不过他不会走阿美那种花销,而是进行基建投资。

宁愿将这些实物贬值,也不要空头支票。

所以他对于工厂的污水处理迭代是要求极其严格的。

要不是现在全世界只有大明一家能撑得起这么大规模的基建和市场,只怕这些投资工厂的企业早就跑路了。

因为花销是真的大。

但好在朱厚照大笔一挥,各种无息贷款,各种给。

还是那句话!有钱!

全世界七成五的黄金、白银、原材料全部涌入大明!

大明东面地区的老百姓,生活物资已经开始丰盈,基础温饱问题解决了,不用担心饿死了,接下来自然是发展各种服务业。

城市因为能容纳大量海外人口进来旧业,各种你能想到的服务业已经起来了。

朱厚照带着大明走了城乡融合的路数,直接一步到位。

直隶作为天子脚下,天下人梦寐以求的世界中心,不论福利还是生活品质,都是别的地方几倍。

巴卑儿坐上火车,听着汽笛,看着闪过的村庄遗址,再对比不远处,集中居住的村子,统一二层小楼,有蒸汽锅炉正在集中供暖,真的很震撼。

在他还在因为攻占德里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大明这边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改善民生了。

“变化真的大,一年一个样。”方献夫看着一座楼,六层那么高,上边金灿灿的镶嵌几个字:“南辛家庄”。

小主,

左右各有一尊铁狮子,就在村子门口的火车站出入口,整个村子依托火车站营造,将附近六百户全部挪进来。

等火车再次过站,远远能看到正在营缮的牌坊,规格真不小。

这已经不是集中化城市了,而是城镇化。

一个村子一个小镇,不用几年附近肯定美不胜收。

“前方到站武清,有要转车和下车的,请做好准备。”

乘务员穿过火车,喊了一嗓子,顺道纠正了一下车内的不良作风。

大家也都和和气气,这个时候火车还未完全平民化,所以能坐火车的,都是有家底的。

趾高气昂?别逗了!

人家乘务员,从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