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皇家系,这个主要是朱厚照的内帑和诸王的陵县资金池,以及海外诸藩每年认缴的费用。
培养的学子,主要是诸藩下属世袭派系送来的学子,或者说叫做质子也更合适一点。
这一批人中,海外诸藩世子、世勋以学文为主,内地将军、中尉、宗亲,则是工科为主,然后筛选一批各地民间精锐,上来学习理科、物理、化学等等。
最后就是皇家系的另一个方向:技工学校。
由皇帝成立——技工学校联盟负责,进行非官府、非盈利、由内帑直接拨款的。
独立于官办、公立体系的教育系统。
也是普罗大众最需要的兜底基础教育。
是为了谋生、发展为导向的。
所以对于技工学校学习,就是机械制图、数学、地理、基础冶金、手艺活等等。
如果你学习成绩斐然,技工学校有六年班,相当于初高中连上。
联盟学校会帮你安排好后路,包括学习、进国企、以及一些藩王的预定工程师班等等。
这种六年读完,毕业正好十八,已经积累了一堆的技能经验,读完书就能上工。
要是还没考上,那当你拿到秀才学位,要么去当兵,要么报考公立学校,给钱上学,实在不行可以去先谋生干活,然后积累经验,走工部每两年一次的工匠技能大赛。
从县级开始卷,一路卷到省级,那么恭喜你,举人学位跑不了了。
各级人才梯度被工厅、工局、工房盯得死死的,这干系了他们的未来升迁之路,上边自然是希望下边匠人实力多多益善。
总之,各级殊途同归工部衙门这一条线上。
朱厚照已经决定,如果下一届内阁需要增补至七个人,出身工部兵仗局的吴起瞬和负责整个北方铁路总局的冯舟,给他俩拉进来。
该开始以工业建设为重心了。
总之,了解一二之后,徐质漠忍不住感慨大明皇帝的决定的宏大,这些计划如果全部推行下去,大明真的就是另一个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