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第一次奥斯曼战争(六)

伯颜安土很清楚汉人们已经开始占据归化国中高层的方方面面,就连做生意,都是汉人略胜一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汉人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母国,再加上大明暗中资助本地汉人,以及锦衣卫、东厂推行理学教育,从小就学大明的拼音,学着学着,其实年轻一代,普遍上倾向于认可自己是华夏人,而不是归化国人。

因为他们家庭享受的一切奢侈品,都是来自大明。

知识体系,词汇体系,都是来自大明。

并没有完成本土化修改,因为压根不存在本土化,汉字的强悍表达能力,相当节省纸张等媒介,以及高度概括、造词能力,能轻松遏制住拼音化所带来的语音流变问题。

伯颜安土想了很多,实在是无奈,但他也没办法制止蒙古人们反驳。

因为大明确实拥有更坚韧的文字体系,能够轻松将外来物品的名称本土化,而其他部族很难本土化,就算改出来了,那么代价呢?

用了汉语词源,就不可避免被大明同化,不用你说一,他说二,大家鸡同鸭讲,想要学点技术,所付出的代价那是……可怕的。

所以说,技术体系是外国来的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能力完成推陈出新,没有办法将别人的技术体系撕下来,找到最平衡的办法,融入你的体内。

现阶段全世界唯一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是大明。

大明从一开始,有朱厚照这个外挂存在,推行的是——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

也就是说,朱厚照用皇帝的名义,引导整个框架,虽然不够完整,但现在方方面面短板也都自发补上了,框架已经彻底打好,然后朱厚照就没管蒸汽工业,而是开始着力电力产业以及基建标准规定之中,大明是跳着来的,对草原的蒸汽机发售,三十匹以下,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

大明需要海量的机械订单来完成市场化,结束官办供养的高投入,进而产生自我循环。

总之,伯颜安土想了很多,想了方方面面,也意识到今天买的猎枪子弹,会帮助大明迭代产线,但归化人现在做不到国产化,只能依赖外国,只能想办法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

“都需要钱啊 !得跟吉囊写封信,让他尽可能掠夺本地的物资和资源,别傻呵呵的将这里当做本土运营,现阶段要做的是尽快控制黑海沿岸,将奥斯曼人的势力挤出黑海。

奥斯曼终究是一个国家,和混乱的波斯、以及那些蒙兀儿游牧不一样。

双方体量不是一个等级的。”伯颜安土沉吟了一会儿,决定先写一封信给吉囊。

然后再派人去收集资源,金银铜铁,锅都给你抢了,全部拉回归化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