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唐寅回乡

正德十一年十一月已至,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整个华夏土地被寒流笼罩,这比银河预想的还要严重。虽然河沐庄已经提前为苦寒提前做足了准备,但是很冷依然影响了整个湖广。三熟的田地比去年的产量还要稀少,好在湖广的储粮已经不再担心挨饿的事情了。而其他地区却是无法像湖广这般安逸,汀赣一地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大规模的百姓冻饿而死了。

此时的王守仁已经上任巡抚与佥都御史,这个时候就在南昌。

“巡抚大人,这里冷,我们还是回去吧!”

王守仁的副官劝他离开,而他们所在的地方在南昌的远郊,眼前是一群借着一群的寒灾饥民。

“消息属实吗?”

王守仁并没有听副官的劝谏,而是追问他们目前的调查结果。

“消息属实,是宁王的人,这附近至少有三个村子已经成了荒村了。而这些百姓为了换取粮食,已经将自己的土地与房舍变卖了。大人,我们还是回去吧!这些饥民后头有宁王的人在驱赶,我们还是要小心一些为好。”

“我们回去,你拟一份奏报,如实将这些事情写上!尽快送回京师!”

“是,大人。”

王守仁叹了口气,无奈之下,带着人往南昌而去。

几日之后,王守仁的消息就抵达了衡州,宁王为了对付湖广,驱赶灾民西行,湖广一地会面临大量的灾民涌入。银河虽然知晓这是一个处理起来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是他也很清楚,如今的湖广乡绅士族已经被打压的差不多了,而这个时候,收容人口,对湖广百利无害。任何年代的百姓都是如此,只要有饭吃,有钱赚。那么这里自然就是他们的家!于是,湖广一地迎来了漫长的收纳饥民的工作。

与此同时,唐寅与弟弟唐申已经回到了苏州府,唐申在老家还算有些名望,此次唐寅回乡更是带来的巨大的财富。按照计划,唐寅很快就在家乡布局起来,带着从河沐庄出来的工匠,在老家吴县开设了数家工坊,开始广招人丁在此做工。这样高调招工,自然会有人看在眼里。

吴县府衙,吴县大族李家家主李峦与知县王届在后堂喝茶,两侧是吴县大大小小的乡绅与生意人。

“王大人,这唐申哪里来的不义之财,竟然能开设这样大的工坊招收匠人。我听说,就是那唐寅回来了!一个科举舞弊的败类,我们不能让唐家在我们县胡作非为吧!”

“是啊!是啊!王大人,那天我亲眼看见的!虽然现在唐家的事情还是他唐申在打理。但是这唐申做事一向谨小慎微!怎么突然去了一趟湖广就这般厉害了,我特意派家里的老人去盯梢的,确定那唐寅就在唐府。”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而主位左右端坐的王届与李峦却是没有任何的表情,片刻之后,王届看了看李峦。

“李兄您如何看待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