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与教师们早早便围坐在宽敞的讲学厅内,全神贯注地聆听医家的讲解。医家手持人体骨骼模型,详细阐述着每一个正骨的原理与要点,苏然与教师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演示环节,医家邀请了一位志愿者,现场展示正骨手法。只见他手法娴熟,动作精准而有力,瞬间便引得众人惊叹连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演示结束后,讲学厅内瞬间热闹起来。众人围聚在医家身旁,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的见解与心得。有的教师结合自己过往的临床经验,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则虚心请教,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手法的精髓;还有的相互交流讨论,探讨如何将这种新手法融入日常教学与临床实践中。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们的教学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迈向新的台阶,教学理念也愈发先进与多元。
在考核机制方面,苏然和李明轩大胆突破传统,摒弃了单一的考试模式,决心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地检验学生们的真实能力与素养。除了常规的理论考试,他们还增设了实践操作考核、病例分析考核以及医德考核。
在一次实践操作考核中,学堂精心布置了模拟的医疗场景。场景内,道具逼真,“患者” 们或痛苦呻吟,或焦急求助,营造出紧张而逼真的氛围。学生们身着素色医袍,神色紧张而专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 “患者” 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苏然与其他教师们站在一旁,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学生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询问。他们手中拿着记录板,详细记录下学生们的表现。一位学生在诊断时,仔细询问 “患者” 的病史、症状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治疗时,手法娴熟,动作沉稳,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苏然微微点头,露出赞许的目光。而另一位学生则稍显慌乱,诊断时有所遗漏,治疗方案也不够完善。教师们在一旁轻声提醒,引导学生思考改进。
这种考核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检验了学生们的实际能力,不仅考察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更注重实践操作、临床思维以及医德素养,确保每一位从学堂毕业的学生,都真正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医者的素养与能力。
就在他们全力完善教学体系,医学学堂逐渐步入正轨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如阴霾般迅速笼罩了整座城市。起初,只是街头巷尾偶有几人出现不适症状,可短短数日,疫情便如野火般迅速蔓延,整座城市陷入了恐慌之中。
这种疫病症状诡异而离奇,患者先是记忆力减退,常常丢三落四,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转瞬即忘;紧接着,行为变得异常怪异,时而沉默寡言,时而胡言乱语,举止毫无逻辑。而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短短几天时间,便会危及生命。城中的医馆人满为患,大夫们面对这种前所未见的疫病,纷纷束手无策,焦急万分。
苏然和李明轩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投身到这场与病魔的生死较量中。李明轩迅速行动起来,他身着长袍,奔波于大街小巷,组织城中的青壮年、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他亲自前往各个隔离点,协调物资供应,确保药品、食物、被褥等物资充足;安排医护人员轮班值守,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妥善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