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成立之后,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扫盲活动,甚至连中老年人也被组织起来学习识字。
对于孩子们来说,作为国家未来希望的他们自然更需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支持,所以学校建得格外早。
此刻在学校门口已经有很多家长和孩子前来报名,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一群背着各种形状书包的孩子显得十分活泼而热闹。
丫丫的小书包则是由陈雪茹亲手裁缝,并使用了最好的卡其布制作,她还在上面缀以小花和星星作为装饰,显得既漂亮又大方。
一路走来,不少小同学羡慕地盯着丫丫的书包。
“妈妈,我也想要一个那样的书包。”
“爸爸,这书包太好看了,我想要那样的。”
“妈,我不要这个,我要那个小女孩那样的书包。”
许多小朋友甚至立刻就向父母提出了换书包的要求。
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漂亮的衣物和书包总是吸引他人的目光,也会引发自己的羡慕之情。
本就生得可爱的丫丫穿着一身合身的衣服,背负这样一个美丽且特别的书包,立刻成为了校园里的焦点。
“你怎么只知道和人家比书包,不如去比较一下成绩。”
一位家长对孩子说道,“你要能考第一名,我就给你做一个相同的。”
“别换了,让你背这个就得啦。”
家长们通常都拒绝了小孩子的换书包要求。
新社会的学费十分低廉,相较于旧社会,基本上四九城的每家每户都能负担得起教育费用。
虽然仍需要支付一点学费,但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一般,能够节省出做书包的材料已经不容易了。
有些孩子甚至没有书包。
“嫂子,他们的书包都没我的好看。”
小丫丫看着身旁背着各种破旧书包的孩子们,骄傲地抬头对陈雪茹说。
陈雪茹宠爱地摸着丫丫的小脑袋,温柔地说:“喜欢就好。”
王建设听到这里时也加入了谈话。
“其实店里可以考虑卖书包,”
陈雪茹望着街上的孩子们若有所思,“如今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要上学,学生的数量每年都不在少数。”
“如果能吸引这些学生来买书包,我们就能挣到一笔可观的钱。
即使每个书包只赚一块钱,一万个小书包就能带来上万的利润。”
陈雪茹双眼闪耀,似乎已经看到了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