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也清楚王建设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原因改变现有生活规划。
“谢谢您二位的好意,我去食堂可能不太合适。”
王建设拒绝,又继续补充道:“倒是蔡师傅那里关于鉴定古董的知识我想学一些,现在特别感兴趣。”
说到这里,他自己也提到了之前在鼹鼠密室中得到了几件宝物。
王建设对于古董这门学问实在是外行,完全无法判断那些古董的真假和价值。
但若是在系统的辅助下学习鉴定技术,他相信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成为顶尖的古董鉴定大师,任何珍贵古物都不会逃过他的慧眼。
在全国上下隐藏着数不清的古董,掌握这样的一技之长的话,光靠收藏就可以让他积累巨额财富。
蔡全无并非那种爱显摆的人。
尽管有才能,但多年的底层生活使他养成了低调的习惯。
今天遇到知己王建设,他也来了兴致,慷慨地分享起自己的古董知识来。
“古董啊,我了解一些。”
“比如这个碗,算是五十年前官窑的作品。
现在的价格不高,但保不准将来会升值。”
蔡全无详细讲述了如何鉴别瓷器,并提到纹路的重要性。
听到这段话,在场的人都惊讶不已,包括徐慧珍,她第一次发现蔡全无有如此专业的古董知识。
蔡全无如数家珍般介绍了自己的古董见识,仿佛变成了古董领域的百科全书,周围的听众连连点头。
甚至连富裕的栾学堂也不由得露出了敬佩的表情。
在这张桌子上,最有钱的是栾学堂,但他对古董并无太多了解。
几件古董是他朋友送的或领他买的,纯属因人而信,他自己并不能鉴别这些物件。
徐慧珍看着侃侃而谈的蔡全无,眼神中透露出新的光芒。
起初,徐慧珍选择蔡全无,因为他朴实可靠、言行一致,远不同于虚有其表的徐和生或空谈家范金友。
现在她更加确认了自己选对了人。
蔡全无不但可靠,还深藏不露,古董知识竟如此渊博。
这让她大为惊喜,并且立刻想到了商机。
既然古董文物遍地皆是,而识货的人稀少,借助蔡全无的能力完全可以从中赚大钱,就算当下买卖不方便,这些宝贝放家里也可以当传家之用。
至于将来政策变化谁能预料?
就在蔡全无讲解时,“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