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欺君之罪、倒打一耙

据相关统计,崇祯在位十七年里,撤换内阁大学士达 50 人之多、六部尚书 67 人、都察院御史 132 人,此等频繁的人事变动,堪称历朝历代之最!

朱慈烺皱着眉头仔细瞧了一下。

还是没能辨认出对方的身份:“这位大人官居何职,尊姓大名呀?”

礼部尚书之所以胆敢挺身而出。

那是因为造反的人是当朝太子,崇祯皇帝还稳稳地坐在皇位上呢!

所以他们认为崇祯皇帝对太子朱慈烺,会有着一种天然的压制力。

另外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老命,免得被朱慈烺以欺君之罪砍了脑袋。

所以不得不跳出来说话。

如果换成是其他人造反的话。

他们肯定不敢吭声……

……

听到太子朱慈烺的问题

礼部尚书回道:“本官管绍宁,目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

朱慈烺道:“哦,原来是礼部尚书啊!造反的事情不归你管,都说了这是我们老朱家内部的事情。反正你们也不在乎谁当皇帝,只要不影响你们升官发财就行,所以你就别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假话空话了。

我们还是来说一说欺君之罪的事情,既然你是礼部尚书,那么想必您也应该清楚欺君之罪该如何处置吧?”

管绍宁道:“本官当然心知肚明,这是满朝文武皆熟知的大明律,臣子若犯了欺君之罪,轻则罢官削职流放千里,重则抄家灭族。

太子殿下多年来从未露面,不接受博学之士的教导,也从不向陛下和皇后请安。一直称病不曾尽孝,现在看来却是安然无恙,太子殿下这是自知犯了欺君之罪吗?”

牛批!

朱慈烺都想给他点个赞了。

不愧是明朝末期的文官,这嘴上功夫当真是厉害非凡。

竟然一下子把欺君之罪的罪名,反过来扣在了朱慈烺的头上。

果然不愧是一群巧舌如簧的嘴炮王者啊!

难怪崇祯皇帝会被他们给忽悠瘸了。

看来除了崇祯皇帝本身是个二傻子之外,这些家伙的嘴上功夫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呵呵!”朱慈烺冷笑连连:“本太子有没有犯欺君之罪,还轮不到你来多嘴。再说这一切都是你们逼的,要处罚也是先处罚你们。

此人欺君罔上,贪赃枉法。企图离间天家父子,其罪可诛。来人、将他拿下,拖出去斩首示众,抄家灭族……”

“遵命……”立刻有身披铠甲的将士上前捉拿管绍宁。

管绍宁赶紧声嘶力竭地大喊道:“老臣是冤枉的,请陛下为老臣做主……”

很多文官也跟着喊了起来:“请陛下为臣等做主……”

崇祯皇帝那个糊涂蛋。

到了这个时候,居然依旧深信朝堂上的文官,却不相信太子朱慈烺所说的话。

于是乎、崇祯皇帝那个二傻子又站了起来怒喝道:“逆子,赶紧给朕住手。朕还没死,这些事情轮不到你来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