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苍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说道:“原先的虎蹲炮差不多重 36 斤,如今改良后的,约在 30 斤上下,一名士兵便能轻松背起行军,便捷得很!”
周云心中暗喜,有了这几百门虎蹲炮,对抗清军时,底气也足了几分。
他急切地问道:“听闻你们已经仿制出了红衣大炮,如今有多少门了?”
戴苍眼中闪烁着光芒,自得地说道:“十三门!那铸造过程虽说难度不小,但有现成的尺寸作参照,也算是克服下来了。
经过试炮,用咱们自己的钢铁,射程能达到二里多,有效杀伤距离在一里多,可比清军现有的红衣大炮远了一倍有余。”
周云激动地站起身来,一把拉住戴苍的手臂问道:“都拉过来了吗?”
戴苍连忙回道:“被罗洪要走了三门,剩下的都运来了。
为了能尽快赶路,我们日夜赶工,设计出了一种高轮的四轮马拉炮车,用新钢制成车轴,还在车轴上加了手摇曲柄 装置,在需要推拉的时候,摇摇车轴,就能轻松推动炮车前行。”
周云感慨万千,重重地拍了拍戴苍的肩膀,说道:“你们真是辛苦了,干得漂亮!为了夏军,你们倾尽全力,付出了太多心血。
等这场阻击战打完,本帅定要为你们请功!”
戴苍听闻,激动得眼眶泛红,就要跪地磕头拜谢。
周云赶忙一把拉住他,真诚地说道:“咱们不兴这套繁文缛节。
只有肯定你们的功劳,才能为夏军增添更多、更精良的武器,咱们也才能与清军继续战斗下去。
你们就是我夏军战胜强大清军的根基所在!”
随后,两人又围绕着火器制造的诸多事宜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像可抛射的震天雷、埋于地下的地雷,尤其是在昂车关上发挥了巨大威力的火药包等等。
因侯贵带领的大炮还在途中,周云特意安排自己亲卫营中的一个连护送戴苍回泽州,足见他对戴苍的珍视与重视。
周云将虎蹲炮分配下去,除岳云军外,其余各军均分得近一百门,而红衣大炮则继续配备给周云直属的辎重营。
紧接着,各军依照先前的部署,迅速向各自的目的地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