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很会替别人考虑,也很细心,平时我自己考虑不到的地方,他也能注意到。
甚至短短两天,就摸清了我好酒,但更爱喝茶,三天就猜出我爱喝什么茶,并悄悄遣人买回来给我制造一份小惊喜。
也正因于此,他的这个问题平日里看起来并不明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说到这里,于清渊从溪水里摸出一块石头,逆着溪水打了个水漂,然后继续说道:
“而对于教主的性格,我的看法是正合适。
如果他是平常的异人,那这个性格肯定不行,即便为人再好也难与之相处,更没办法成为真正的朋友。
但现实里没有如果。
他是教主,要统领一整个教派。
教主不需要有分寸感,门下风吹草动都不应该脱离教主的掌控,这才是对的,才是符合教派利益的。
而刚愎自用,这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也要分情况。
身为教主,只要是站在教派的立场上去思考事情,并且自身也足够聪明,能够知道该如何去做,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大家也肯定愿意跟着这样的人去走。
至于听不进去劝嘛,那要看怎么劝。
至少经过这十几天的相处,我没看出他哪里不听劝了。
我们一起研究修身炉,设计过程中,他错就是错,甚至很乐意我的指出,并感谢我帮他改正。
对于不听劝这点,我觉得只是劝的方法不对。
他错,那就指出他哪里错了,他自然会听。
如果他的选择在大是大非上并没有错误,那是肯定劝不动的,作为教派成员,所要做的就是帮他完善选择的路。
然而,世界上并非所有事都是非黑即白,总有些事情怎么看双方都没错。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入一个标准。
那就是:自私。
在双方都没有错,且互不退让的时候,不妨自私一些。
为他人牺牲自我?
别闹了,咱们又不是圣人。
这个观点,你同意么?”
听到于清渊的提问,聚精会神听着的仇让说道:
“当然同意!这样教派才能长久存在啊!”
见他没有异议,于清渊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