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卷终结引( 四 )

龙吟壮歌 张马 1063 字 3天前

陆文龙等人离开凤凰山,赶赴江南,势必会是一场狂风暴雨。

至此,本书的第四卷《聚义凤凰山》就完卷了。本卷讲述当日陆文龙统领的凤凰山义军的发展壮大,也预示着他们这支军事力量在未来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对抗外敌的历史舞台上,他们也必将演绎出属于自己的更加绚丽辉煌的篇章。

其实,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国家的拼争,政权的更迭一直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行的主旋律。

而在国家危难的时候,除了国家的军队肩负使命,抵抗外敌,还有很多民间组织的抵抗力量或是各路的义军。他们在面对外敌入侵之时,没有退缩,更没有迷茫,而是毅然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不畏生死,保家卫国。

在南宋抵抗金国侵略的时候,有许多义军选择了加入抗金的行列,包括岳飞统帅的岳家军中,也有很多是各路归顺的义军。他们中有自愿加入的,也有是被征剿收编的,可是不管他们是什么来历,他们在抵抗外敌的战斗中却都十分勇敢。

宋金战争伊始,宋军被金军打的几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危难时刻,有许多民间抗金力量在没有任何粮饷兵械支援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保家卫国,舍身取义。

尽管他们的努力没能阻止国家的沦丧,社稷的崩塌,可是他们还是给予了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他们的鲜血依然让敌人感受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

即便到了南宋时期,各地义军也没有间断过对金的袭扰和打击,可以说这些义军为国家、为民族也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文章演义中,甚至是民间的传说中,他们也都是最被忽视的,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说到这,我想说一说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惨烈最为艰难的抵抗外敌的战争。虽然我们最终取得了这场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但中华民族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做为一个东北人,每每听到“八年抗战”这四个字,都会内心酸楚。

日本鬼子一九三七年发动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乍一看去是八个年头。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它们对我们东北的侵略早在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那是整整十四年。东北人民受到的欺压和迫害更深更重。虽然当时的“不抵抗”命令,导致了军事上的绝对被动。可是东北人民却并没有真正的放弃抵抗,屈服敌寇,一刻也没有。在这艰苦又漫长的抗战岁月中,有多少如杨靖宇、赵尚志这样的英雄人物为了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缅怀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我们的今天所做的一切。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很多地方的地域性很强,但却同宗同源,做为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但我们却同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声,就是团结一心,热爱我们的祖国。

原本是想写宋金战争,却写到了热爱祖国,还有了许多感慨,希望朋友们不要见怪,因为我们都有一颗爱国心。

在这里再简单说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南宋,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巅峰,也对世界文明进步,民族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南宋的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到达了当时世界的顶峰。

可是这样的繁荣背后,却有着不和谐的社会结构畸形。虽然经济发达,一些百姓的口袋里也有钱,可是国库却并不充裕。养官养兵,平叛内乱,抵御外敌,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于是,统治阶级就加大各种各样的科捐杂税,以填充国库和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

其实,南宋高宗时期,基本上没有北伐的军事行动,主要军力多用于剿除起义军和抵抗金国的侵略上。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南宋百姓,都是不愿北伐的。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的诗词既道出了当时的北方沦陷土地上汉人的期盼和无力,更批判了南宋君民的麻木不仁。

严重的扬文抑武思想,已经使得当时的绝大多数宋人失去了尚武精神和热血斗志,他们享受着偏安一隅的粉饰太平,哪里还想驱逐哒虏,收复山河。

随着岳飞和韩世忠等人主战将领的离去,朝中敢言北伐的人越来越少,有能力指挥军队的将领也越来越少。直到孝宗登基,才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北伐。可是由于缺少军事人才,历次的北伐都是惨败而回。

而北伐失败后的南宋,不但要承担更多的纳贡和赔偿,在外交上还一再降级。其实当时金国的军队战斗力已经远不及从前,可南宋的军队依然无力对抗,真是令人唏嘘无奈。

岳飞和韩世忠等人的恢复中原、直捣黄龙的夙愿终南宋灭亡也没有实现。他们和那些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的鲜血最终并没有唤醒统治者腐朽的思想和一些民众麻木的精神,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也为了正义得到彰显,奸恶受到惩戒,更为了伟大的爱国情怀得到发扬和永远延续,作为我们应当让他们的夙愿实现,让他们的故事延续,让他们的爱恨情仇升华。

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在下一部中,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对忠良英魂的灵魂慰藉,对伸张正义的期盼渴望,对爱国情怀的抒发歌颂。

为了不影响书中情节的流畅和精彩,在人物、年代、事件上的虚构和加工不可避免,较之史实会有所偏颇,也请兄弟姐妹们点评指正。毕竟,有些真实的历史是难以为人所接受的。

敬请关注《龙吟壮歌》第五卷:《仗剑问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