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的百姓……”
“用行尸走肉来形容,应该很贴切吧?”
“在那个时候,百姓个个都是皮包骨,且中原士绅同样被八旗子弟剥削,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对他们而言,活着就已经很艰难了,纵使真的被压迫到极致发生了反抗,又能如何?”
那样的百姓,那般的起义军,真的还能产生什么威胁吗?
老朱是挨过饿的。
在他最苦的时候,别说挥刀,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
那时若是有人来宰他,他也只能引颈待戮!
他只能说,若非真的运气好,加上遇上的好心人多,他早已经成了饿死在路边的枯骨之一。
而不难看出,生活在满清治下的那些百姓,那上百年的时间里,几乎都与自己最苦的那时没有半分区别。
那般状态之下的百姓,真的有反抗的能力吗?
老朱对自己的实力想来都很是自信,但若起义之时,领的都是些皮包骨头的义军,那别说对抗蒙元,怕是连县城都出不去!
那种状态的叛军,甚至都用不上朝廷派兵,县令随便派个百十衙役便能够轻松镇压!
压榨到极致,的确会激起所有人同仇敌忾的反抗。
可那个时候的百姓,早已经没了反抗的力量。
“也未必吧,距离京师太近的,若是敢起义,那自然会被迅速的镇压下去。”
“可若是偏远地区的百姓呢?”
“杀官,开仓放粮,再到消息传到京师,这期间他们若是动作足够快的话,至少能够有数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被他们名声所吸引来的百姓,都能够得到足够的粮食。”
“虽然未必能够填补的上那么长时间的饥饿,虚弱依旧难以避免,但至少有了反抗的余地。”
“至于再往后,多半还是很难,却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刘邦想了想道。
偏远地区的叛乱,朝廷是反应不过来的。
并且满清的那个状态下,估摸着各地起义都已经如吃饭喝水一般的寻常。
那个时候,他们一定会选择优先镇压威胁更大的反叛,而在偏远地区的起义,反而会被忽略。
别问他怎么知道,当初的秦末就是如此。
赵高手上的兵力其实丝毫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