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祸福荣辱

至于北定中原之事嘛,就是到这一刻为止,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如果从孙吴时期算起,这一带的人们,大概是过于看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吧,对于北定中原,一直都是漫不经心的。晋室衣冠南渡前后,前有祖逖北伐,后有刘大将军逐鹿中原,最终也没能够一统华夏。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够说清楚的了。

有一种说法是,当年秦始皇游秦淮河之时,斩断了此处的龙脉,从此以后,偏安一隅的江南群雄,就难以有更大的作为了。这种说法,过于玄虚,倒是不便于妄加揣度、评议。只是,烽烟战场上,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外乎“天时、地利与人和”,按照这个思路,对于江南诸雄来说,真的就做到举国一心了吗?

或许,当年刘大将军急于改朝换代,就是不想再被掣肘了。

只是,当他可以全力以赴之时,天不假年,最终也只能落了个抱憾而去。

有人说,人们最不想看到的,是这样两件事情:美人迟暮,英雄末路。

此刻回想起来,刘大将军年近花甲才最终上位,暮年登基,何尝就不是某种“英雄末路”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上苍再给他一二十年的阳寿,以他的雄才大略,那北定中原,未必就只是一句空话吧?

人说“富不过三代”,一代雄主如刘大将军,似乎也未能免俗。

而现在,已然是大齐建元二年了。最初的刘宋,也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而这大齐的开国之君萧道成,与萧正涛同宗同族……

“滴答,滴答,滴答……”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亭中的这位老妪,听到了这雨水滴落于地的声音。

在这江南的暮春时节,下一点儿雨,实属正常。

这一刻,这老妪望向亭外的目光,淡泊而平静:今日,老身初到此亭之际,尚是午后时分。当时,我记得很清楚,那日影,也就是稍稍偏西而已。那么,这一番追忆往事,究竟持续了多长时间呢?

此刻下雨了,没了日光,倒是难以猜测起来了?

其实,此刻究竟是哪一个时辰,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是啊,再过一些时候,那夜幕,就会如约而至。

这样一来,这一天,不妨就简单地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部分,不就省心多了吗?其实,只要不是跟行军打仗牵扯到一起,对于这时辰的感知,尽可以模糊一点,随便一些的。

这样的雨,如果是和盛夏时节相比,那是相形见绌了。

不过,仔细端详之下,你依然能够看到,她不是如丝如缕的,她更像是一根根略小于豆芽儿的雨线,争先恐后地往下落。如果不是这样,檐顶上、凉亭外、地面上的那些时断时续的“滴答”声,又从何而来呢?

水气、雾气,薄暮,甚至还有人呼出的气息,就这样缭绕在一起了。在这样的缥缈、迷蒙之中,此身所在的这个昭亭,是不是也想着要向人倾诉一番呢?

当初,刘大将军也曾经说起,要在此处建一个亭子,名叫“昭亭”。回想起来,这个名字,还在青儿那丫头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她所想的是,要借这个名字,打趣我一番。不过,思忖再三之后,我倒是觉得,真要叫做昭亭,其实也是蛮不错的吧?当一个人的灵感到来之时,她所想出的名字,往往就是最好的。就算是在数十年之后的这一刻,让我再给这个亭子命名,我也想不出更好一点的。

当时,刘大将军想得更多的则是,到了什么时候,南北一统了,就召集天下名士、名门闺秀,到此一聚。然后呢,酒酣耳热之际,叫这些人写一些诗文,记录下这次聚会的盛况。“群贤毕至”的背后,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让我把这些诗文收集起来,再作一篇序,点评一番,抒怀几句。这一篇序嘛,也不妨就叫作“昭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