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乱读书,否则就是自杀
读书就一定有好处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能有害。
其实,读书就像是听一个人在你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个人跟你小区门口那个能说会道的门卫大爷、无所不知的出租司机没有本质的区别。
小主,
书里所写的不过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一家之言,完全相信书里的内容还不如不读书。比如这篇文章,整理出来也只是给你一个参考。
人一定要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一定要抱着怀疑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态度去读书,把所有的书都当成门卫大爷和出租司机在跟你交流。
他说,你就听,有共鸣的地方可以鼓掌,觉得不对的地方也可以反驳,如果他废话连篇、毫无道理,你可以转身离开。
一个从不读书的人,认知可以通过生活实践获得,不论对错,至少是自洽的。但当他学会读书后,各种价值观开始相互碰撞,自己又没有能力去分辨和融合,整个人就会特别迷茫。
所以古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死读书不如不读书”。辩证怀疑的态度是读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确定两件事:读什么和怎么读。
先说读什么。普通人读书,无非是想解决自己的某些问题。除非你是以文字为生,是个作家,否则一定要有功利性地读书,远离虚构性作品。什么是虚构性作品?大部分纯文学类的书都属于虚构性作品。
那什么又是非虚构性作品?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提升某项能力而建立的理论模型,具备完整的论点、论据和应用场景的作品。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可读性。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第一次看到高等数学里极限的概念时,脑子是懵的。不是说它有多难,而是每个汉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不明白了。感觉它的重点根本不在数学的逻辑能力,而在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因为作为教材,首先要考虑的是绝对严谨,哪怕定义的描述里包含各种倒装、超长的定语、各种连接介词,各种晦涩难懂,只要没有漏洞,就可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很多书原本就不是面向大众的,只是在特定的圈层里流传。普通人去读,迟早会感到困惑。如果一本书你完全读不懂,可能它就不是给你看的,不要犹豫,直接放弃。就像我这本书一样。
所以在选择读什么的时候,先遵循功利性原则,再遵循可读性原则。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读。
诸葛亮作为季汉的丞相,军政大权一手抓,事必躬亲,每天还能保持大量的阅读,靠的就是一目十行,观其大略。去掉所有的修饰,一切的修饰词、修饰句都是为了帮助你理解。
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在自己的理解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去掉修饰。做不到一目十行,就从一目三行开始,强迫大脑始终处于理解能力的临界点,这是锻炼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的好方法。
一本书里需要反复看的只有目录,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要学会抓大放小,不要咬文嚼字,不要纠结某个字到底有几种写法。
如果你能按照刚才说的思路读完一本书,那么你大概能吸收全书内容的 20%。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再多做一件事——记录,这个比例就能翻倍,达到 40%。
记录不是让你把书中的内容抄下来,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把大脑中闪过的只言片语写下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用在意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甚至脑子里出现的画面都可以直接画下来。如果实在懒得做笔记,也可以直接用录音软件录下来。这些乱七八糟的笔记和录音,就是你读完一本书真正获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