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正餐之间的加餐,用四川方言怎么说?

正餐之间的加餐,用四川方言怎么说?

过去一般农村栽秧挞谷、修房造屋等需要请人帮忙;或逢年过节亲朋到访等,好客的四川人在正餐之间,多会准备面条、饼子、汤圆、醪糟蛋等为他们加餐。有时也叫吃点“开水”,这“开水”可不是白开水,基本等于“醪糟汤元蛋”了。

四川方言丰富多彩,关于正餐之间加餐的方言称谓,有好几种说法。

一、打腰火

这个说法的地区较少,大概是川南自贡、宜宾一代有这个说法。四川着名的建川博物馆创始人樊建川先生出生于宜宾,他有次在微博中就提到了“打腰火”。未查到具体来源,大概是字面意思:正餐离不开生火;腰,人体中部。“腰火”就是正常生火时间的中途生火,引申为加餐。就不展开了。

二、打腰台

“打腰台”常误为“打幺台”,其实是错误的。

“幺台”指川戏最后一台戏,戏曲结束之意,所以引申意为结束、完结。“幺台”中间还可以加限制语,比如“幺不到台”,就是下不了台、收不了场之意。

而“打腰台”的“腰台”,其实是来源于梨园的称谓。

旧时演高台戏,会首会在“正会”的上午演出中给戏班送犒劳,谓之“送腰台”,鼓励戏班演员继续卖力唱戏。

送的“腰台”一般为大肉、粉条、豆腐、馒头等食物和装现金的“礼封”,用大盘端着,故意从观众中走过,直送舞台。

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童山诗集》里赋诗一首记:

本因祈雨酬神戏,翻为雨多酬不成。

赢得豚蹄兄妹共,腰台多谢社翁情。

豚蹄,即猪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