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危险

“其实吧,我听闻过,虽然咱们国家那时还没建核电站,但准备工作可是做了不少。”爱美神也似乎想到了什么,“我在北边的基地看过些资料,很多其实是公开的,只是年代久了,现在的人不大在意。”

那会儿还没有电子文档,旧资料躺在档案室、图书馆里,无人问津,也就慢慢被人遗忘。

“六十年代的时候,为了东海和华东那块儿电不够用的难题,就动了念头要建国内第一座核电站。”

“到了一九七〇年春节前头,上面的领导说了,长远看,华东缺煤又缺油,要想解决电的问题,核电得上,就这样东海那边就开始搞核电站了。”

“经过多少个春秋的筹谋,四面八方的研究所都争着要啃原子能发电这块硬骨头。一九七四年春三月,上头的指示下来了:‘咱得守着不糟蹋土地,不祸害乡亲的原则。’照着这旨意,捣鼓核电,摸清门道比发那电可重要,因此,好些研究成果都是藏着掖着的。”

“上头频频放出的风声,引得一帮子有学问的人动了心思。实话讲,早在一九六七年春头,出了国又回来的廖博士就听到了东海要盖核电站的风声,他跟实验室的兄弟们眼尖心细,逮住了这难得的机会,自告奋勇要上前线建电站。”

“到了一九七零年二月,为了响应当年上面关于东海核电站的号召,东海市成立了柒尔八工程处,正式拉起了一支七百二十八人的科研队伍。”

“创事业的那股子热情过了,难题就像麦田里的杂草,一茬接一茬。可廖博士愣是把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摆平了。后来,又来了位夏博士,一块儿搭把手,他们从科技情报所那堆缩微胶片里挖出了宝贝技术,还跟其他院所、工厂搞了不少土建试验。”

“有回预应力安全壳的试验,缺了吊车那些大家伙,夏博士带着一帮子做试验的工友,硬是靠手把几十米的钢缆拽进拽出那洞里,最后试验算是成了。”

“不过,试验后,那些亲手碰了核材料的工友们,听说身子骨就不如以前了。”

爱美神说到这里,眼神复杂地望了大钢牙一眼。

“大钢牙就是当年那些工友里的一个。小伙子胆子大,非要亲手拿核材料做试验,结果右手慢慢就变了样。”

“哎,反正我这手也是废了,炸了也就炸了。”大钢牙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比起那些后来几年陆陆续续走了的同志,我觉得我活得够本了。”

原来,这么直接跟核材料打交道,大多数人在五年内都熬不过,核辐射在身体里头越积越多,最后都逃不过病变去世的命运。

大钢牙却像是捡回了一条命。

不仅活下来了,右手还莫名其妙地变得力大无穷,只是没想到金枪客那金枪威力那么猛,连铁拳套都能给崩了。

“要是我能躲开金枪客那颗炮弹,一拳头下去,早把他砸扁了!”

“试验危险,连着周围人的安危,也容易给环境落下不可收拾的祸害,所以领导们琢磨着,把后续的研究挪到了西疆那边更偏远荒凉的地界。”

爱美神继续解释道,“一来嘛,外头打听不到咱们的动静,不给洋人知道咱们的进展,免得遭他们的暗算;二来,也是要减轻核辐射对咱这山水人畜的伤害。”

“哦?这么说,过去的核电站试验场,说不定就在昆仑山脚下?”许正阳陷入了沉思。

“对头。”爱美神点头应道,“他们可能正好借用了些当地鬼神的传说,用那些禁忌地来唬住周围的牧民,这样保密和安全都有保障。”

“你提的是七十年代以后的事,那螳螂人的事可是六十年代初,这俩能扯上关系?”

“不,我倒不这么看。”李副官摆摆手,“我觉得两者间必然有联系。”

“从我们现在查到的情况来看,一九六二年昆仑山的螳螂人事件,探险队就遇上那么一只,所以好多人怀疑那是编出来的故事。后来的十年里,也没哪个探险队在那片找着啥。”

“可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咱们得到的螳螂人样本多了,目击者也说看到了不只一两只,有的说是一窝,甚至是成群的!”

“你的意思是,一九六二年探险队遇到的可能是最早的一代螳螂人,或许是受到了某种核爆炸能量的影响才长成那样......”许正阳推断道,“但核爆后的废料对它们的影响有限,不持久。所以接下来十年没啥发现,因为没能源让它们繁衍壮大。”

“到了八十年代,核电站的研究人员一来,带进来的核原料不断,这才影响到了地下生物。”

“对头。”李副官赞同地点点头,“我对西疆那块儿特别研究过,特别是它的沙漠戈壁和荒漠生态。”

“核电站试验基地要减少污染,肯定会选人烟稀少,连鸟兽都不多见的沙漠深处。”

“是啊,这样一来,动物变异的可能就小了。”许正阳附和道。

“可我查到,西疆有种虫,叫沙漠螳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副官翻出一本图册给大家展示。

“沙漠螳螂是种小型的地上螳螂,公的也就两厘米左右,母的稍大些,也就三厘米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