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有人背锅

距离会试还有一周了,兴京城内挤满了各地赶考的举子和家人。

而在这时,一道爆炸性的新闻传播开来,殿前司和军情司联合行动,抓捕了当朝吏部左侍郎王钦,还有赶考举子吴凌风、朱长风、李名文及其随从。

据说这道命令是陈恪下达的。

这则消息一出,人们议论纷纷,“陈恪又掐指一算了?”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杭州府的朱家人和洛阳的吴学文一家正被押解进京。

这是一起重大案件,重大到尚善治怒不可遏了,“陈恪胆大包天,必须给他一个惩戒。”

尚善治怒气喷发,而在场的谭远忠不说话,曹穆不吭声,杨国斌还在庆幸给柳乘风禁足了。

只有包拯说道:“尚相真以为是陈恪下达的命令?”

尚善治没好气的回道:“他蛊惑皇上。”

他也知道陈恪无权下达这样的命令,王钦是吏部左侍郎,没有圣旨谁也抓不了。

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李祯做事,陈恪背锅。

但必须是陈恪下的令,因为李祯下令就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了。

所以谭远忠和曹穆不说话,杨国斌也不说话,气不过的尚善治却不想默不作声,这是一个不好的开端,必须制止。

而包拯却有不同意见,“皇上仁慈睿智,陈恪运筹帷幄,尚相认为他俩哪个是擅自做此决定的人?”

“老夫身负查奸之责,对此事也有几分话语之前,从各种调查情况来看,确实指向这几人。”

“特别是陈恪再次遇刺以来,激怒了京城许多义士,秘密调查之士犹如过江之鲫,他们以为自己做的神秘,却不知百姓查奸,许多蛛丝马迹全部暴露。”

“老夫将调查条陈上报皇上,而殿前司、军情司的调查条陈同时报到皇上手中,几份条陈的指向一致,这才出现抓捕行动。”

“但奸逆未行谋逆之事,调查指向一致并不能作为证据,皇上如亲自下令,此事已不可逆转。所以陈恪连夜进宫,承担起下令的责任,不是给这些人一个机会吗?”

“陈恪所为一心为公,上为皇上承担责任,下为这些被捕之人营造一个机会,此等言行为何被尚相指责?”

包拯说的明白,尚善治不说话了。

而包拯还要说,“我等身为朝廷重臣,能否有此公心?张午状告鉴真和尚一案,兴国府至今没有审理,可是觉得本案有些荒唐而珍惜羽毛吗?”

他将话题转到范仲淹身上,听曹穆冷冷地说道:“范仲淹在等曹仲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