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有人背锅

曹仲担任兴国府大理寺主官,上任面临的第一案可能就是张午案。

曹穆因此不满,而包拯说道:“张午可列入千年第一奇案,老夫是很想凭此案史上留名的,可惜被调到监察院,望国公叮嘱令弟,务必审好此案。”

听他说出这话,杨国斌没好气地说道:“审案不明问陈恪就行。”

包拯笑道:“杨寺卿也要做好准备,本案重大,由大理寺终审,如原告、被告不服判决,上诉到大理寺,杨寺卿就要亲自负责终审了。”

包拯提醒他,杨国斌轻叹一声,听谭远忠询问曹穆,“军情司参与抓捕,国公是否提前知道?”

曹穆回道:“本案由军情司的李宪负责,他与殿前司的邓恩都被调出去直归李昭负责,所以事前并未通报枢密院。”

听曹穆说话,谭远忠轻轻点头,缓缓说道:“李昭只是御药监的司监,无权下达抓捕命令就只能请皇上下令,陈恪也是为李昭出这个头而已。”

他知道这里的前因后果,心里也就没有芥蒂了。

殿前司不归内阁管,而军情司的李宪又被调出去查案,也就不归内阁管了,所以李祯不能让内阁出这个头,就只能是陈恪了。

陈恪很神奇,他可以不管任何事,但也可以管任何事,有他下达抓捕令,没人觉得奇怪。

想明白这个道理,谭远忠就缓缓说道:“有些事皇上不好出面,需要一个黑脸顶上去,陈恪来演这个黑脸也没人感觉奇怪。”

“他平时不管事,必要时替皇上出面也无可厚非,毕竟皇上仁慈。”

他说这话可就是警告几位同僚了,李祯面慈心软,陈恪可是心狠手辣。

突然间他就明白陈恪不管事李祯为何不在意了?再仁慈的皇上也需要一把长刀,陈恪就是李祯的这把长刀,关键时候用来砍人。

明白这个道理他就不想再费心思,话题转到其他事上。

今天的内阁会议必须将皇家银行的事确定下来,林毅之说了几次,李祯也着急了,他们再不将皇家银行的几个主官定下来,李祯可能就让陈恪来处理这事了。

这把长刀不仅会砍人,还会赚钱,建立皇家银行是他提出来的,由他来处理最恰当。

可他不管事,出个主意就没影。

想起这事谭远忠就觉得陈恪是个好人。

讨论一番官员人选,尚善治也觉得陈恪这人挺不错,至少不跟他们抢权,他愿抓谁就抓谁去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