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兵法经常谈到一个问题,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存乎于心!你眼里只有4231各种战术,他的眼里却有时间,空间,阴阳,各种变化的规律!所以他能在思维上领先你,你怎么赢他呢?
中国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权威依赖与社会等级观念:尊重传统但抑制批判表现,是不是很矛盾,但这就是中国人!老子永远觉得儿子不如自己,但永远期待儿子超过自己!儿子永远尊重老子,只能老子批判儿子,不能儿子批判老子,很少能父子互相理解,互相批判,因为道德的枷锁太重!
我相信没有几个中国人不经历这些,唐宝应该也一样!如果你想击败他,首先要给他套上一层层道德的枷锁,比如各种国际比赛,亚洲杯,你要鼓动媒体对他进行道德绑架!中国人大部分都跟风,并不知道唐宝面临的训练压力和比赛强度,如果他不频繁去国内参加比赛,人设就会崩塌!
如果他频繁参加国内的低水平比赛,他在国外的精力自然就减少,会影响他的竞技状态!累也累伤了,累也累垮了!这是阳谋,中国人最爱面子,最讲假大空道理!
西方讲契约精神,讲人文自由主义,中国讲人际关系,讲尊老爱幼,孝道,爱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比如儒家“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强化了权威崇拜,比如尊师重道,服从权威,这样的思想让中国人倾向于接受既有规则而非质疑即有规则,中国人会认为既然存在几千年,肯定是有道理的,有什么道理他们也说不清楚,也懒得搞清楚。
例如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强调标准答案而非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一切向分数看,职场中“领导说了算”的父权思维现象非常普遍,中国最有名的一家连锁超市规定员工结婚不能收彩礼,买房子不能花父母的钱,这都是父权思维的体现。
这种教育模式,其实在抑制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对大部分人经过长期的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训练,会形成决策路径依赖,你找到这种路径依赖,就知道他的决策基础是什么!就能预判他的决策!尽管这一点在日本或者在西方来看几乎不可思议,但需注意,这一特点也曾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过积极作用。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中国经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洗礼,已经有很多知识分子对实践足够重视!但大部分人都有实用主义倾向:他们特别重视现实但轻视抽象思维!
中国的学者李泽厚曾经提出:中国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实用理性,关注“是否有用”而非“是否真理”,有一句他们广为流传的话,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所以他们很多事情都是唯结果论,唯利益论,关注真理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中国的官场派系林立,中国的足球官僚作风严重!中国的球员想出人头地,首先要搞定的不是自己的技术水平而是和教练的关系,和球队领导的关系,搞不定这些,一切都是零!
我们从中国古代的发明可以看出来,比如中国四大发明大多服务于实际需求,一旦完成可以实用,其背后的理论他们不在乎,所以他们领先数千年,却从未发展出系统的科学理论,在中国普遍的现代社会中,“学以致用”常压倒纯粹学术探索,人人皆向实用看,一切都向钱看。
整个社会的风气如此,这就导致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不足,或在复杂问题中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规划,一个球员的父母往往在乎的是孩子什么时候能通过足球赚钱,如果通过足球无法改变生活,那么他们会让孩子果断放弃,让孩子直接走上刷题,提高分数的路子!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中国是体育金牌强国,却不是体育大国!这个国家遵循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论!再看社会群体主义与个体压抑的矛盾,中国往往忽视现实,片面强调和谐社会但极端压抑个性表现,所以他们的学霸好像都是一个样子的,很少有特别个性的人!
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相冲突,应该是牺牲个人利益服务集体利益!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是如此的,那时候,中国最流行的学说是杨朱墨翟的学说,杨朱的学说: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为也!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个人主义的哲学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