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生活的波折与希望交织

贾张氏坐在一旁,翘着二郎腿,又开始煽风点火:“搭什么舞台啊,纯粹是浪费钱又麻烦。有那闲钱,还不如买个大西瓜,在家吹着风扇,舒舒服服地吃西瓜呢。” 聋老太太一直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时她实在忍不住了,用拐杖重重地敲了敲地面,大声说道:“都别吵了!搭舞台是好事,大家都是为了院子好,有话好好说。依我看,就搭在院子中间,两边都不影响,大家都能看得清楚,多好。” 众人听了,觉得老太太说得在理,便不再争论,开始讨论节目安排。

小主,

就在大家为纳凉晚会积极筹备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购买搭建舞台的材料需要一笔费用,可四合院的公共经费已经所剩无几,就像一个干瘪的钱包,掏不出几个子儿了。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精打细算地提议:“要不,咱们大家再凑凑钱吧,一人出一点,积少成多,总能把这材料钱凑齐。” 可贾张氏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双手抱在胸前,尖着嗓子说:“我可不出钱,上次运动会就出了钱,这次我可不干。我凭啥老出钱啊,我又不稀罕看什么节目。”

秦京茹走过去,耐心地劝说:“张奶奶,您看这是大家一起的活动,是为了让咱院子更热闹、更团结。大家都出了,您也不能例外呀。就当是为了咱院子的热闹,出点力呗。” 贾张氏却不为所动,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这时,傻柱站出来说:“要不这样,我再出一部分钱,剩下的大家看着凑凑。都是一个院子的老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别因为这点钱伤了和气。” 在傻柱的带动下,大家纷纷解囊,你一百、我五十地凑起了钱,很快就凑齐了购买材料的钱。

许大茂的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新招聘的员工陆续到岗,原本宽敞的车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但在员工管理上,他却遇到了难题。一些新员工对工作流程不熟悉,操作起来手忙脚乱,工作效率低下;还有些员工之间因为沟通不畅,产生了矛盾,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也别扭,工作氛围变得有些压抑。

许大茂站在车间的二楼,看着混乱的生产车间,眉头紧锁成了一个 “川” 字。他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否则生产根本无法正常进行。他决定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专门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给新员工讲解工作流程和技术要点。老师傅拿着图纸,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一边讲解,一边亲自示范操作,新员工们围在周围,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

同时,他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员工开会,让大家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把心里的想法和困惑都讲了出来,一些矛盾也在交流中逐渐化解。在他的努力下,生产车间的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机器的轰鸣声有节奏地响起,工作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市场竞争却愈发激烈,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优惠活动,试图抢占市场份额。许大茂不得不带领团队,日夜加班,不断研发新产品,优化产品性能。他和团队成员们关在会议室里,一讨论就是一整天,各种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定,再重新修改。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打折、满减、赠品,花样百出。

棒梗儿的分店在新员工的努力下,业务开展得十分顺利,每天顾客进进出出,电话铃声也此起彼伏。他开始积极筹备第三家分店,想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事业版图。他跑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看了无数个店铺,可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要么是租金太贵,超出了他的预算,让他的资金压力巨大;要么是地理位置不好,人流量太少,根本无法支撑店铺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