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伯母和雇主老太太

大伯母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老太太的异样,她的心猛地揪紧,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拿起手机拨通了其大儿子的电话号码。电话那头刚一接通,大伯母便用急切而简短的话语说明了情况,紧接着又毫不犹豫地拨打了 120 急救电话。

没过多久,老太太的大儿子匆匆赶到。他心急如焚,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大伯母赶忙迎上去,简单交流几句后,两人齐心协力将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扶上了救护车。一路上,大伯母紧紧握着老太太的手,不断轻声安慰着她,试图减轻她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痛苦。

幸运的是,由于送医及时,老太太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更为严重的后果。在随后住院治疗的日子里,一直都是大伯母不辞辛劳地陪伴在老太太身边,悉心照料着她的饮食起居。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病房时,大伯母已经早早起床,开始为老太太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白天,她会耐心地陪老太太聊天解闷,帮助她缓解因病痛带来的焦虑情绪;到了晚上,大伯母则会细心地为老太太掖好被角,确保她能安然入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相比之下,老太太的儿子、女儿以及孙子孙女们虽然也曾前来探望,但往往只是稍作停留便匆匆离去。他们或许有着各自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但这也使得大伯母的付出显得愈发难能可贵。

正是经历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以及后续在医院中的朝夕相处,老太太对于大伯母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巨大转变。从前那些或多或少的偏见与误解,在大伯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下渐渐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重。

出院之后,老太太满心感激地主动提出要给大伯母增加 1000 元的工资。如此一来,大伯母每月的工资已然高达六千多元,比起其他人来,足足多出了一千余元呢。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老太太似乎觉得这样的回报仍不足以表达她内心对大伯母的深深谢意与认可,于是,她又毫不犹豫地从自己那本就不丰厚的退休金当中,再度取出整整两千元现金。

当老太太将这两千块钱递到大伯母面前时,大伯母连连摆手拒绝,无论如何都不肯收下这笔额外的费用。只见大伯母一脸真诚地说道:“大姨呀,您能这么信任我、依赖我,让我照顾您,这本就是我的荣幸和责任,哪能再拿这么多钱啊!”可是老太太却态度坚决,紧紧握着大伯母的手,不容置疑地说道:“艾清啊,你可一定要收下!经过这次生病住院,我算是彻底看明白啦!在关键时刻,那些个儿子孙子哟,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哪里比得上你对我这般尽心尽力呐!若不是有你在身边悉心照料着,我这条老命说不定早就没啦!所以这点儿钱,你务必得拿着,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呀!”说着说着,老太太的眼眶竟微微泛红起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大伯母已经在老太太家里辛勤服务了整整八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八年里,她们之间的相处愈发融洽与和谐。

起初,大伯母对于老太太那看似强势的性格感到有些困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日常相处中的点滴交流,她渐渐明白了老太太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强硬,实则源自于内心深处对子女们的不满以及晚年生活所带来的孤独感。

而大伯母的薪资待遇也随着她出色的工作表现逐步提升。从最初每月仅仅 4500 元的微薄收入,一路上涨到了如今令人满意的 8200 元。面对这样可观的报酬增长,大伯母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同时也深感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充分认可。

不仅如此,老太太对待大伯母的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地,她开始将大伯母视作亲生女儿一般关怀备至。每当家中有美味佳肴时,老太太总会特意留下一份给大伯母品尝;甚至连大伯母女儿的工作问题,都是老太太不辞辛劳地四处托人帮忙才得以解决。最终成功让大伯母的女儿在繁华的大上海站稳脚跟,并拥有了一份稳定且体面的职业。

每每提及此事,老太太总是感慨万分地说道:“我这位保姆啊,可比我的亲生女儿还要贴心呢!我帮她的女儿找到了这么好的工作,让她能够安心留在上海发展,这不就相当于把她永远留在了我的身边嘛!”这份深厚的情谊,着实让人感动不已。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只要真心付出,宽以待人,就有可能获得回报。大伯母和老太太现在亲如一家,虽说也曾经历过各种不愉快,但双方都经受住了考验。大伯母表示,还会在这个家继续做下去,有可能的话,会陪老太太到最后,毕竟自己需要生活,老太太需要陪伴,也算是各取所需吧。这就是人心换人心,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这老太太本性也是慈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