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明末脊梁(上)

七月初十,易出行。

尽管前两日刚刚下过一场瓢泼大雨,但京畿之地依旧酷热难耐,除却天色刚刚大亮以及太阳落山之际这两个时间点,街道上少有贩夫走卒行走,大街小巷间充斥着因熬制粮草而导致的药香味。

卯时三刻,伴随着沉闷的宫钟声,传承了两百余年的紫禁城再度开始了新一日的迎来送往。

巍峨的皇城中,一名瞧上去不过三十上下的文官正有些茫然的跟在内官身后,小心翼翼的往皇城深处的内廷而去。

或许是身上的官袍有些厚重,不过盏茶的功夫,文官的额头上便隐隐渗出了汗珠,乃至于打湿其衣领。

不过这名身高七尺有余,面容也很是白净的文官此刻却无暇理会身上的不适,只是低头赶路,模样颇为拘谨。

"嘿,大明朝真是变了.."

"五品的官员,都能进宫觐见了?"

随着一行人愈发深入,沿途碰到的宫娥内侍也是越来越多,其中便有好事的内侍面露讶色,故作神奇的朝着身旁的同伴揶揄道。

自太祖朱元璋从南京建国称帝以来,除却特殊情况之外,凡是能够单独进宫觐见天子面圣的,最起码也得是个正四品的京官。

可刚刚那文官虽是年轻,瞧上去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十岁,但胸前的补子却是正五品的白鹤,身份在这京师,实在称不上显赫呐。

"闭嘴!"

"瞎了你的狗眼!"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嘲弄声,在场的内侍们顿时面色大变,随即异口同声的训斥道:"你看不见刚刚领头之人,乃是司礼监的少监曹公公吗?!"

"若是寻常官员,焉能劳烦曹公公亲自引路?!"

嘶。

听到身旁同伴七嘴八舌的低吼声,最先说话的内侍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随即便是几个耳光抽在自己脸上,警醒自己祸从口出,日后万万不可有此心理。

不过在脸色胀痛的同时,这内侍也不由得在心中将刚刚与他擦肩而过的文官牢牢记在心中。

以天子即位以来的行事作风来观瞧,凡是能够被其亲自召见,于乾清宫暖阁奏对的朝臣吗,无论官职高低与否,来日必当委以重任,引为心腹肱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