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明末脊梁(上)

而刚刚那名文官,极有可能便拥有此等羡煞无数人的待遇。

...

...

"孙大人,咱们这便要到乾清门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有些微弱的呼喝声将一路上都有些迷茫的文官唤醒。

放眼瞧去,巍峨的乾清门已是赫然映入眼帘,而远处庄严肃穆的宫殿也是清晰可见。

"多谢公公提醒.."

短暂的错愕过后,被称之为"孙大人"的文官便朝着眼前的内侍拱了拱手,随后便手忙脚乱的整理起身上的衣衫,并擦拭额头上不断滑落的汗水。

实话实说,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乾清宫"奏对",他既兴奋又迷茫。

他叫孙传庭,乃是山西代州人氏,祖上曾在洪武年间立下战功,被封为振武卫百户,于山西代州繁衍生息。

仗着家中尚有些余财,其家族从正德年间开始便"弃武从文",接连数代人得以考中举人,勉强也算是代州当地的大户。

而他也还算争气,于万历四十六年中举之后,次年春天便顺利考取进士,被授予河南商丘知县。

因在任上政绩斐然,他奉命于去年回京述职,升任兵部六品主事,摇身一变成为仕途一片光明的"京官"。

或许是父祖庇佑,他担任兵部主事不久,朝廷便平定了由山东白莲贼首徐鸿儒掀起的叛乱,并在辽东重创女真建奴。

在这个过程中,他因为亲赴前线点验战果,办事仔细妥当,并且对于军事谋略颇有见解,接连受到了山东总兵杨肇基以及辽东副总兵满桂两位宿将的赏识,于回京之后被保举为兵部正五品的郎中,执掌保管军中舆图的职方司。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就在前日即将下值的时候,他却意外见到了专门前来宣旨的内侍,声称天子命他于乾清宫暖阁奏对。

事情传开之后,不知多少同僚属下向他投来嫉妒的目光,昨日甚至还惊动了公务繁忙的尚书大人。

"孙大人,咱们到了.."

恍惚片刻,熟悉的呼喝声再度于孙传庭的耳畔旁响起,令其下意识抬头观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