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度剖析〈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的悲愤与坚守》

二、诗篇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他因屡次上书论事,直言进谏,触怒了武则天,从而遭人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在狱中,他满怀冤屈和愤懑,借咏蝉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同时也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不屈信念。

三、赏析分享:

1. 开篇起兴,情景交融:诗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开篇,“西陆”点明了深秋的时节,那寒蝉的凄切吟唱之声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瞬间打破了寂静,也打破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南冠”一词,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囚徒身份,使得这原本普通的秋蝉之声在这特殊的情境中充满了悲凉的意味。寒蝉的吟唱与囚徒的愁思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悲愤的情境,仿佛一幅墨色浓重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瞬间将读者带入诗人那充满愁苦和哀怨的内心世界。

2. 蝉人对比,悲愤自现:“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青春不再与蝉的乌黑鬓影相对比,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反差。蝉儿正值青春,拥有着乌黑亮丽的羽翼,而诗人却已步入暮年,华发早生。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命运的不公和时光的无情,更让诗人心中的悲愤如汹涌的潮水般喷薄而出。蝉的青春活力与诗人的衰老憔悴相互映衬,更加深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哀怨和无奈,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3. 环境艰难,壮志难酬:“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这两句借蝉在露重风多的困境中难以高飞、鸣声易沉的艰难处境,隐喻了诗人自己在黑暗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所面临的重重阻碍和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沉重的秋露打湿了蝉的翅膀,使其难以振翅高飞,象征着诗人在政治斗争中受到的种种打压和束缚;而凌厉的秋风掩盖了蝉的鸣声,寓意着诗人的正义呼声被邪恶势力所压制,无法传达。这一隐喻深刻地揭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和实现理想的艰辛,让人为之动容。

小主,

4. 高洁无人信,内心孤苦:“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在此处直抒胸臆,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坚守高洁却无人理解的孤独和悲愤。他坚信自己的品行高洁无暇,然而在这浑浊的世间,却无人能够相信和认可。这种孤独和无助的呐喊,充满了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也充满了对人心冷漠和社会黑暗的控诉。他渴望有人能够挺身而出,为他伸张正义、表明心迹,然而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和无情,让他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之中。

四、深度思考:

1. 冤屈与正义:诗中骆宾王所遭受的冤屈让我们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正义究竟如何才能得以伸张?当个体遭遇不公正的对待时,又应当如何坚守内心的信念,坚定不移地寻求正义的回归?是选择默默忍受,还是勇敢地抗争?骆宾王以其坚定的笔触和不屈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能否像他一样,在面对冤屈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不被外界的压力和诱惑所左右,始终坚持追求真理和正义?

2. 高洁品质的坚守:诗人身处困境仍坚守高洁的品质,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当今这个充满诱惑和功利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正直,不被世俗的尘埃所玷污,成为了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是随波逐流,迎合世俗的标准,还是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美好?骆宾王用他的诗歌告诉我们,坚守高洁需要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需要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屈不挠,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毫不动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喧嚣浮华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不迷失自我,不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