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二十七年七月初一日,豫西,灵宝县火车站。
几列火车此时正停靠在站台边上,白色的整齐在寒冷的空气中缓缓升起,让整个车站站台都笼罩着一层朦胧的面纱,
在有些模糊的视野中,火车站工作人员们的视线小心地绕过身前警戒的那些陌生士兵,看到了那些列车上的白日标志,他们知道这些列车不是普通的客列,而是军列。
轰~
车厢的门一打开,成群结队穿着深绿色军大衣的士兵们便跳下列车,他们动作敏捷,各自背着自己的军械装备,在班长的吆喝下寻找着自己的班排,
或许是因为太冷的缘故,这些官兵除了身上穿着厚实的军大衣以外,还用深绿色的围巾将自己的脖子和口鼻遮住,
不过尽管如此,刚刚从温暖的车厢内出来的众人眼睫毛和头发上依然是结了水珠,众人此时都是将登山帽形制的布帽戴在头上,
而被冻的冰冷刺骨的头盔则都是统一的系在了腰间。
车厢内堆放的那些重型武器装备零件也被士兵们小心地搬运至外面的空地上,腰间悬挂的钢盔不时就与铁质钢质的装备碰撞发出声响,
这片站台一片忙碌,有人在点名、有人在搬运装备,还有的则是匆匆奔向自己的集结点,尽管四周嘈杂不堪,但是整体都是井然有序。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一阵中气十足,声音雄浑的歌声从另一边的站台开始响起,士兵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紧接着就是一支最先整队完毕的部队整齐划一地朝着站台外面行进着,他们唱着那首前不久才创立的军歌,精神抖擞。
“愣着干啥呢嘛?速度再快点!别让狗日的二团得意太久!搞快点噻!”
一名挂着上校军衔的团长此时看着对面的一个中年男子对着自己笑嘻嘻,当即就朝着身边的官兵们大声喝道,众人皆是手上速度加快,
很快就整队完毕快速跟上了二团的尾巴。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一条长条军阵从灵宝县城外不断走出,在县城城墙上方的包国维看着下面不断行进的军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弟兄们状态不错!很好!”
当日在处决乱军之后,包国维便开始着手准备入秦一事,不过这次他并不打算全旅一同前去,而是将迷龙的第一团和新兵部队留了下来,
迷龙的第一团在兰封会战中损失最为严重,为了保证战斗力,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正好在处决乱军之后,第一旅的名声在郑城一带传播,
许多难民和本地青壮争相报名参军,就连许多本地的警察和保安团的人都脱下了军服冒充青壮参军。
第一旅减员严重,本来也打算在这里招兵买马补充装备,也算是打瞌睡来枕头,尽管部队中的兵员缺额严重,但是包国维仍是打定主意走精兵路线,
所以招兵的条件和要求依然与之前相同,农民良家子、有文化会识字或是拥有其他专项特长的优先招收。
为了做好新兵工作,包国维特意将稳重着称的副旅长陈松柏留了下来负责整体工作。
也正当包国维准备出发时,天降异象,郑城原本炎热的天气忽然转凉,气温一降再降,甚至听闻豫西有些地方直接飘雪,
这也让郑城乃至于豫东一带升起了一阵恐慌,百姓们都说是连年的战乱触怒了天神,发大水降大雪惩罚人间,这种流言在当地十分受信,
许多人甚至趁此机会传教欺骗老实的庄家汉子们,原本躲起来的土匪们也被逼得下山四处砸窑,豫东一带本就灾情严重,如今又遇到这百年难遇的异象,更是混乱。
包国维正琢磨着要不要从入秦队伍中分出一些留下协助陈松柏处理混乱形势之时,武城军委会再次来电,称由于秦省受灾,慰问团将延缓半个月去长西。
包国维便借着这半个月的时间收拢难民,以工代赈处理水患,同时派兵四处清剿遗留在豫东的日伪军残余势力和作乱的土匪。
同时也在等待从沪城由情报部下属情报企业六神商社发来的辎重物资,包国维等一众高层已经得知,秦省天降大雪,气温极低,
为了不让官兵们受冻,情报部受命在沪城接收了从阿美莉卡临时运来的军大衣等御寒物资,并且通过大版师团的关系网以紧俏商品——丝袜的名义成功运抵了豫省。
经过半月的努力,第一旅总算是完成了招兵工作,本次共计招收了两千名青壮,其中还有两百余名从北都多所大学往西迁移的高校学子,
这些热血大学生路过郑城时见到了第一旅处决乱军的景象,再加上之前听闻的第一旅的威名影响,当即就涌到了军营前嚷着要参军。
另外还有五百多名从本地军警系统中脱离,赶来参军的老兵,经过甄别和筛选后招收四百余名,这些人将和那些农民良家子和大学生们一同接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