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训练教官们大多是在兰封会战或者更早之前与日军的战斗中受伤的老兵,还有迷龙的第一团作为协助。
处理完后勤一事后,包国维便将带着第二团、三团和参谋长何为登上列车,沿着陇海线西进入秦,不过在经过豫西的灵宝县时,
包国维得知由于秦省大灾,西进入秦的铁路受到影响,无法安全通过,包国维便只好命令部队下车,沿着铁路步行西进。
眼下见到部下们对于大冷天步行入秦没有任何怨言和负面情绪,包国维很是满意,到底是从鲁南一路打过来的老部队,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过关的。
“弟兄们很喜欢抑之你作的这首军歌,大家都说每次一唱浑身都暖和,精神也更有劲儿了!”,一旁的参谋长何为也是笑着说道,
身边众军官皆是连声附和,皆是言包国维文武双全,这些倒不全是奉承,还是有许多真情实意在的。
众人都是带兵了不少日子的,知道士气的重要性,当初气温下降,包国维便提议说在开饭前和训练拉练结束后让士兵们唱唱歌,
暖和暖和身子。
后便熬了几天的夜,将那首知识青年从军歌给写了出来,并在全军推广。
知识青年从军歌在原时空中是源自一名远征军士兵在印度蓝姆伽基地训练时所作的诗,在这个时空中被包国维提前“剽窃”了出来,
并且曲调沿用了新四军军歌的曲子。
由于红蓝两党迟迟没有达成合作,因此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作战的协约军和游击队并没有被改编,本来在第二年就要问世的军歌此时也没了踪影。
此歌曲一经推广就因为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曲调而深受官兵们喜爱,即便在闲暇时期许多部队也都组织了拉歌对唱,一群壮年精干的年轻小伙子们扯着嗓子嘶吼,
先不管曲调是否走调,反正气势是拿足了。
“哈哈哈行了行了,都说了这歌不是我作的,只是沿用的一些前辈的成果!”,包国维被众人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饶是他自己是脸皮深厚,也没法避免脸红。
“别夸了别夸了,我们也出发吧!”,包国维说着便转身走下了城墙,与其他士兵们一同步行前进。
本次跟随包国维一同入秦的大军,连包国维的特别支队在内,还有第二团、第三团以及工兵总队一部共计一千五百人。
本来陈松柏还在劝包国维,希望他能够多带一些人,毕竟第一旅是得罪了不少中央军和议会中的大员,本次入秦被穿小鞋都是小事儿,
要是出现其他意外情况,人多点也好处理一些。
不过包国维对此却是淡然一笑,言之一千五余人已是足够处理任何突发状况了,不过话虽如此,跟随他一同入秦的这些官兵人人补充了最新式的装备,
除了加兰德步枪出于保密而至列装了特别支队以外,其他士兵们几乎是拿到了最全的武器装备,包括班属MG-35通用机枪和排属掷弹筒以及连属迫击炮,全部备齐,
但是并没有携带火炮,因为包国维知道这趟入秦用不到这个规格。
不过即便如此,士兵们身上背携了大量弹药和武器以及附属装备,一身负担怕是有几十斤重,一路西进入秦,全靠步行,这辛苦可想而知,
好在士兵们装备了Y型武装带以及腰间的衣服卡扣,能够将受力转移到全身,大程度上抵消了装备重量,而且这批随包国维入秦的部队,
其兵员都是各团各队选出来的优秀士兵,身体素质非常良好,并且由于第一旅从始至终都十分重视的后勤保障以及情报部的大力支持,其营养补充也都是非常良好的。
再加上经历了多次大战,这时候的众人体质都有了质的飞跃,长途行军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并且由于这次行动是随旅长入秦执行特殊任务,被选入随军的官兵们都是自豪得不行,即便接下来要在寒冷天气中行军千里,
但是众人都是士气昂扬,军歌嘹亮。
“为了防止议会那些人给咱们使绊子,这次我准备了不少粮食,去了秦地咱们也不受他们的掣肘!”,何为走在包国维身边,
他将蒙住口鼻的围巾摘了下来,大口呼吸着新鲜但寒冷的空气,指着身边驶过的汽车说道。
由于在兰封会战中第一旅的汽油全部耗尽,因此全部的军卡被藏进了各处的山洞或丘陵,只保留了少数装甲车,来到郑城后第一旅便直接接管了当地保安团和警备区的军卡,
但是数量也是不够,这次行动还征用了灵宝县的一批卡车用以装载粮食和弹药。
“如今局势异象,来年的粮食收获必定锐减,闹不好还会出现饥荒……”,包国维转头看着荒凉的大地喃喃道,而后转头看向了何为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