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粮食谷物收获的季节,它们会准时出现。

这年头,值钱的就是粮食,粮站挂牌粮价写得很清楚,白面粉1毛6,普通大米1毛5,优质大米2毛3,粗粮玉米茬子9分。

由于粮食产量不高,水稻亩产一般就2~300百斤。

生产大队人均一年分的粮食将近三百斤左右,碰上年景不好,收成也不好,细粮不够分就拿红薯凑。

五斤红薯抵一斤细粮,足以见得细粮金贵。

往年到了收粮季节,就开始有小偷小摸的事发生。

偷粮食是重罪,一旦被发现,轻则游街示众,重则牵连全家。但是总有人心怀不轨,要去铤而走险。

因此,到了粮食成熟的季节,村里会安排老少爷们,夜晚轮岗。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就连村子里养的猫也被安排进了谷仓,耗子也别想来偷粮食。

司遥出工没那么早,吃过早饭才戴着一顶早帽,将女儿放到提篮里,抱着去上工。

提篮被她和梁津生改造过,添加了遮挡板和蚊帐。不仅能遮阳,还能防止蚊虫钻进来。

到了晒谷场,邵奶奶热情地引领着她干活,教她怎么用晒耙。

翻晒粮食就少不了晒耙,晒耙是用木头做的,耙钉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像一把大梳子,划过稻谷,会划出几条细长的沟壑。

司遥把女儿放下,接过晒耙,上手试了两下就会了。

她左右看了看,晒稻谷组只有她一个年轻人,其余全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几个需要人照管的一两岁的小孩童。

他们像瞧稀罕物一样盯着她瞧。

还有负责把打好的稻谷运送过来的人,更是夸张,看到她都惊呆了。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当真的面对别人的目光打量时,司遥还是有一点拘谨和不自在。

她来出工干活的主要目的是让自己脱敏,不再惧怕别人的目光。

司遥调整了呼吸,很快就从容坦然了。

倒是来送稻谷的人没回过神,被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