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储终究是当官多年,太清楚儒家这套体系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从董仲舒之后,儒学进入了一个发展历程,那就是不断将知识朝着底层下放。
战国开始,受到了当时商鞅变法和大秦一统天下的影响,黔首都能以武当官,这就意味着知识传递进一步传导到了普通人身上。
但问题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速度太快了,过扩了。
出了关中,天下郡国依旧是六国遗民、氏族在管理地方。
尤其是楚地,吴地,齐地这种后来统一的地盘。
真的是一堆的本地旧贵族担任地方一把手或者吏员,基层权利没有梳理完毕,于是酿成了二世而亡的惨剧。
好在刘邦再一次统一天下,是通过剪除异姓王,分封刘姓王完成的,并且还让汉朝廷基本权利得到了扩张,又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历经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一系列运作,不断削弱藩王,加强中央集权。
不可否认,这一切做下来,才算是解决了宗室问题。
但却让另一个团队崛起了。
那就是地方豪强,稳定的秩序容易滋生财富,偏远的土地,发财的人就会想办法将自己的家族变成宗族。
好在西汉还是行驶强干弱枝的国策,修陵县聚天下富豪于中国。
所以,汉独以强亡。
但好死不死,儒家上位了。
西汉的儒家充满了妥协。
大体理解应该是:我们这些读书人,代表国家跟你们这些大地主妥协,你只要听话,你就能安然活着。
但西汉时候的儒家,不是统治阶级,代表不了所有人。
尤其是主尊黄老学说的豪强。
哪怕武帝强硬推行下去,儒家在那个时候,还不是主流。
但儒家不气馁,因为有武帝的刀子威胁,儒家开始和豪强合流。
因此这个时候,士族开始缓慢诞生。
之前,掌握国家权利的,是跟着刘邦打天下、跟着文景平天下,跟着武帝揍匈奴的军事贵族。
现在,儒家与豪强合流,发动对军事贵族的围剿。
西汉基层全力全面失守,然后西汉灭亡。
王莽,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