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大,顾此失彼。只要有一处躁动,陛下就会受制于行动,而做出权衡。先攘外还是安内?到时候我们自当好战,尊王攘夷!”
杨一清言罢,无人再有怯意。
想要制约皇帝,那就让好战的皇帝去打仗。
他去打仗的时候,就是对内控制最弱的时候。
机会,也就潜藏其中!
……
正德十九年,七月二十,山东青岛州。
一群伪装成士绅的倭寇上岸。
当然,他们并没有办法开大船上来,而是装作航运公司的员工,抵达此地。
青岛州,主城,布满了重炮,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尾声。
为了解决青岛内涝的问题,朱厚照特地命本地,用了一年的时间,先把下水道建起来,然后才开始建设城市。
从正德十六年开始,到现在城市基本上都建完了。
而城市翻建完毕之后,皇帝的旨意也下来了。
青岛州从原本的莱州府拆出来,下设青岛、崂山、即墨、黄岛、日照五县。
因为朱厚照对基层行政区划的调整,州这一级的行政地位,变得和府是同一级的。
只是区别在于,州,都是地理位置相对重要,承担了很多军事职能的重点位置。
比如现在的青岛州,控制的是胶州湾,因为黄岛不给莱州府管,就意味着沿海的湾口以及一路到日照新置县的海湾,都要受到青岛州的直接控制。
青岛,也多是设置为镇,只有崂山、日照一些地方靠山,所以设置了乡。
这群伪装成士绅的海盗上岸之后,立刻就被海关盘查。
海关,是进出口的第一道防线。
青岛州这边拿来了图册,对比了一下他们和通缉令上的人,还有人去调查船上的货,确定只是一些米粮,还有粮行的承运单,这才确定没有事情,让他们过关。
这群人走出海关驻地,就开始小心探查四周的营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