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微服私访去滁州(七)

孟子的言论,太祖时厌之,整篇删掉。

后来太祖一去,就被补了回来。

但现在,朕打算将这条往下推行下去,做到君民一体,天下华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唯我华夏之民,当引世界华章。

所以,不管是《宪法·三民律》,还是未来的文化战争,都不会是几个《大儒》左右的了。

朕当亲自缔造最大,最多的读书人。

有唐世家纵横,区区万人。

有宋士大夫贯穿,亦不过三四十万。

我大明,当万万华夏人一起读书,未来十万万,二十万万,三十万万,乃至踏出太空,远赴星海,三十万万,四十万万……一百万万!”

朱厚照看着屋顶,讲着不怎实际的话继续说:“与卿家透个底,内燃机已经在研制路上了。如果内燃机研制完成,我大明将获得一种飞机,能替代热气球,做到真正的飞行。”

当然,这个技术,一百年内能不能解决,都是个问题。

毕竟需要各方系统性的配合,以及一个伟大的国家。

“陛下……臣当一家,力当效死。”杨廷和归心,“太祖高皇帝庇佑陛下,只怕也让陛下知悉仙境。”

面对这句猜测,朱厚照沉默了一下后感慨道:“倘若仙人也是人呢?他们能做到,难道我们人做不到?记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朕从始至终都信奉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但在此之上,朕的观点是。

制衡之道,无外乎可与不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是以,天人相分,人循自然,必是生产力低下,无力回天。

天人相合,人与自然,必是生产力勉强,只能顺时应势。

天人相制,人定自然,必是生产力强悍,制天地而变天势。

所以,发展生产力,便是君子自强不息的术。

眼下,大明处在天人相合阶段,能勉强改造,但更多时候只能顺时应势,吾辈仍需努力啊。”

杨廷和点了点头。

朱厚照对于世界的开发,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