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民族主义的应用(上)

“我觉得,你这风寒刚好,得休息一下。”

梁储直接伸手将自己那堆抱走。

其他人一看,只能各自收走,然后唤来伺候的黄门,将茶水送上来。

“怎么样?今年的御贡龙井。”

“嗯,淡了点,还是铁观音符合的我的口味。”杨廷和咂舌,感觉绿茶虽然清新,但还是铁观音的芬芳津舌,流连啊。

“铁观音要秋茶才香。春茶铁观音也和绿茶差不离。赶紧,别卖关子了。”

毛纪吐槽了一句,继续问。

“嗯……新文化战争,核心只有一点。”杨廷和竖起食指说,“让万民开智。”

小主,

“切。”

一听这话,毛纪第一个离开,这不是废话吗?

他们不就在做。

直隶省现在已经试点了一年的义务教育,效果还算可以,至少快速培养了一批能写会算的年轻人,给直隶的人才梯队,带来一整套提升。

“开智的要诀,在王守仁的《论三级文明大解构疏》:知知谓法,行知谓术,知行谓道。

陛下用白话说:知即方法,行即办法,知行即用方法做总纲,用办法平现象,二者相辅相成。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王学,与陛下的言论,是一脉的东西。

两者相互渗透,陛下也根据王学的内容,重新解构了古文。

方今时文,不论讲史还是针砭时弊,所展现的笔锋,已经和之前李公推崇的复古之言,已经不同了。

开智,开的是用古人之智慧,结合方今之现象,分析主次,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不断瓦解矛盾,推进生产力的进步,从而达到天人相制的地步。”

“天人相制?”

“天人相分,人循自然,必是生产力低下,无力回天,所以迷信、血祭、暴力。

天人相合,人与自然,必是生产力勉强,能顺时应势,所以开明、人人在其位、和和美美。

天人相制,人定自然,必是生产力强悍,制天地而变天势,所以强盛、无畏、安康。”

杨廷和解释了一下朱厚照的天人观要点:“天人合一,只是生产力无法覆盖改变世界时代的极致追求。

而眼下大明,就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初级阶段。

按照陛下的看法,想要达到天人相制,那么人类必须自由的在星海之间穿梭移动,如仙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