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厚照这个版本,沿用了央视版的菩提其实玉鼎真人,所以二郎神杨戬和孙悟空是师兄弟。
众人思考了起来。
“原来如此,所以,道德当顺应时局?”
“这不就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吗?”
“古就真的好吗?”
“可有些……”
“这就需要有底线思维了。”杨廷和轻咳一声,让下边讨论的声音压下来,“人伦不能更易,坏了人伦,则道德无存,一切道德,都是人伦延伸。
所以,我们可以变很多东西,但道德的底线,必须卡住,变其他的可以,人伦不能变。
陛下重启封建,却也限制人伦更易,不也是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吗?
新的生产力,会带来新的道德。
这是必然结果,但不变就会影响社会整体风貌。
所以,守住底线,剩下的随着世道进行更易就行。”
杨廷和的话,让不少人恍然。
守住儒家的底线之一,人伦。
那么儒家永远都会在。
因为历朝历代国家框架、人伦社会的,只有儒家完成了整合。
这就是为什么儒家直到现在还活着。
因为,儒家能整合国、家、人。
所以它还在。
杨廷和的底线理论,让执政之人各有体悟。
但这也标志着,朝廷内阁选择对朱厚照政策的和解,开始思考天人合一初级阶段的矛盾问题。
……
第二天,朱厚照拿到了报纸审阅,看到了头版头条,杨廷和写的《底线论》。
看完之后,朱厚照放下来说:“让杨慎刊行吧。首辅这是亲自对世人发信号了,他接下来的五年,会怎么解决矛盾了,行政上也就没有多少问题了。这一届内阁,沿用了。”
“是。”张德躬身,同时也对报纸里的内容,感到震撼。
杨廷和决定率领他这一脉的文人全面对皇帝妥协,并且严格按照皇帝的理论和思想,进行改革。
底线论的核心是人伦底线必须守住。
原子化家庭可以,但也只能到家庭。
如果家庭内部消息崩溃,那就会看到西方混乱的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