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月,当阿廖沙跟着部队离开已经沦为一片废墟的斯大林格勒时,在一辆挤满人的敞篷车中看见了自己的好妹妹——瓦莲金娜扛着枪,头发剪得很短,几乎到了耳根,正在和别人聊天。
看到阿廖沙,瓦莲金娜直接从车上跳了下来。他的妹妹现在的力气都可以把他撞倒了,阿廖沙高兴地想。瓦莲金娜紧紧抱住他,欢快地像只云雀:“哥哥!”
他们两个人已经分别多久了?两个人满肚子都是问题和答案,但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自从1941年的夏天到1943年的冬天,这对兄妹已经有两年多没有见面了。他们相互提了一大堆问题,可没等对方回答,自己又说开了。
他们甚至没注意到部队要离开的声音,直到瓦莲金娜的首长大声喊她的名字,他们互相搂着的手方才松开。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才刚刚见面,现在就要分开了。瓦莲金娜担心赶不上队伍,就急匆匆向那里跑去,紧紧抓住车子外面的把手。很快好几只手把她拉了进去。
阿廖沙下意识想向自己妹妹那里跑去,但是又停下了,这可不是一个男子汉该表现出来的,他应该表现得更加信任自己妹妹。这时候他才想起来,自己忘记把伊戈尔叔叔回来的事情告诉她了。
妈妈娜塔莎从小就和他们说过的那个伊戈尔叔叔,那个曾经家里为了食物把他换给地主老爷家的小男孩,现在已经回到莫斯科了。这件事瓦莲金娜必须要知道的呀,可是阿廖沙现在被这次重逢弄得晕头转向,以至于现在才想起来。
“没关系的,等到我们一起到了柏林,我就在那里的墙上写下这行字。”阿廖沙对自己说,“到时候妹妹就知道啦!”
他没能等到那天,在1943年的夏天,一枚流弹穿过了阿廖沙的胸膛。
一开始,他就是哆嗦了一下,胸口比被钉上了一根滚烫的钉子还要疼。他没有喊叫,只是向前先迈了一步,左右摇晃了一下,然后他僵硬的身子就摔在了地上。
我还要站起来呀,我还不能倒下,阿廖沙缓缓地、缓缓地眨了眨自己的眼睛,看着头顶那片灰色的,时不时有飞机轰鸣穿过的天空。
可能在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会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来到阿廖沙的尸体边哭泣吧;第二个不认识的人会将阿廖沙·奥西波夫斯基阵亡的信写给他远在莫斯科的母亲;第三个不认识的人,他会拿来刻刀,在花岗岩上雕刻出战士的轮廓,让不朽的岩石去代替血肉之躯。
在晃动的车厢内,瓦莲金娜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没告诉哥哥自己遇到了小舅舅的事情。就是那个妈妈一直念叨的伊戈尔弟弟,他有着一双和妈妈、和哥哥一模一样的紫色眼睛。她到现在还没有回到莫斯科,真的好想念亲爱的妈妈。
“要是哥哥的话,一定会去柏林的,等到我们两个都去了柏林,我一定会在国会大厦上把我们一家人的名字都写上去!”瓦莲金娜这样对自己说,她一边擦拭着自己枪,一边听着车上的战友谈话。
突然有人唱起了《喀秋莎》,那声音可真是够灾难的,但是大伙都喜欢这首歌。于是一开始本来只有一个人唱的,但是很快就是所有人一起唱了。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车在烧焦的泥土上留下两排车辙印,背后的伏尔加母亲河奔流着,混合着她儿女们的血水,在远去的部队身后唱着歌。
*
1943年3月,阿比盖尔终于离开了医院,一直照顾她的护士对她说:“我真舍不得让你离开,我从没见过比你还要乖的病人,不会因为换药发脾气,也不会随便偷喝酒。”
“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这里的所有人都要大啊,小姐。”阿比盖尔微笑着说,“别看我这么年轻,那是因为巫师都不显老。您别担心,我倒是挺希望再看到你的,那时候一定就是胜利的那天啦!”
她还想着去战场呢!费立霞在心里想着,然后看向从外面招进来,穿过医院玻璃窗户的那束金灿灿的阳光。她突然和这个比自己大上十几岁的女人开起玩笑:“你说要等我们胜利了再见面,那你说会是什么时候呢?”
话刚说出口,费立霞就后悔了,战争现在谁都没有个把握说结束,这样不就是在为难阿比盖尔吗?但是女人沉思了一会,她看向窗外那初春的景色,冰雪开始消融,树枝也抽出了新芽:“还要两年,对,一定能结束的……我有这个感觉,护士小姐!”
女人的眼睛亮晶晶的,只有年轻人才有这样的一双眼睛,费立霞想到。
“我真想感谢你,我有这个感觉,再坚持两年,我们就一定能在柏林见面!”阿比盖尔笃信地说,这副样子让费立霞忍不住想起家里的小侄子,他谈到自己已经牺牲的父母时,就是那么说的:“我的爸爸妈妈一定还活着呢,就在我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的,牺牲的人一定还在爱着他们的人的心里活着,这场残酷的战争也终究会在某天迎来终结。
安塔雷斯没有和阿比盖尔离开,他决心要留在苏联,这不仅是联合作战协会发下来的命令,还是安塔雷斯本人的意愿。可是这下他们两个却又要分别了,他们都四十岁了,人生还有多少个四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