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在周边旅游 第二节 游览隆昌古石桥(续)

五明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桥墩上那栩栩如生的龙。只见这条龙竟然是用整块凹形青石精心雕刻而成,其长度达到了惊人的 4.7 米!光是龙头部分就长达 1.67 米,高度更是有 1.62 米之巨,宽度也足足有 0.8 米。整个龙头威风凛凛,霸气十足。

再看那蜿蜒曲折的龙身,犹如灵动的星 S 形,充满了力量与动感。龙身两侧还分别细致地雕刻着五排鳞甲,每一片鳞甲都仿佛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而龙的腹部则被雕琢成了蛇腹状的纹饰,细腻入微,让人不禁感叹工匠手艺的高超。

龙身和前爪巧妙地隐匿在了三道紧闭的卷云纹饰之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感。而龙的尾部则穿插于一大团流云之间,仿佛正在云中遨游嬉戏。令人惊奇的是,在右侧还有一处深深浮雕出来的后腿,四只锋利的爪子紧紧握住云朵,似乎随时准备腾空而起。

更妙的是,龙的头部采用了深浮雕工艺,耳朵、鼻子、角、眼睛、牙齿、嘴巴、嘴唇、胡须、头发等细节无一不刻画得惟妙惟肖。尤其是头顶上那双线雕成的“王”字,更是凸显出了这条龙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威严。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整条龙的雕刻线条异常流畅清晰,没有丝毫的拖沓和犹豫。这精湛纯熟的刀功,仿佛赋予了这条龙生命一般,将它的神勇威仪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人们第一眼看到这座石雕时,无不为其所散发出的强烈视觉冲击力所震撼,仿佛真的有一条巨龙即将从桥墩上腾飞而出。

五明远远地便望见了那座桥墩上的大象雕像,走近一看,才发现这竟然是一整块凹形音石精心雕琢而成的。整座雕像通长约有 4.33 米,其中头部长度达 1.28 米,高度则为 1.39 米,宽度为 0.7 米。只见这只大象的长鼻紧紧地贴合在身体的右侧,鼻孔微微侧着朝向一旁;两根长长的獠牙笔直地朝天伸展,仿佛要刺破苍穹一般;两只耳朵犹如两把扇子般自然地下垂着,显得格外慵懒;它那双细细的眼睛微微睁开,透露出一丝温和与安详;四只粗壮有力的脚稳稳地伏卧在地上,给人一种沉稳之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前右足下还踏着三只小巧玲珑的老鼠。

在民间习俗里,人们常说大象力大无穷,几乎无所畏惧,但唯一害怕的就是老鼠钻进自己的鼻孔。也正因如此,大象和小小的老鼠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敌。眼前这座雕刻作品线条圆润流畅,虽然不像龙狮那般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但却将大象那种与生俱来的驯良、和善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愈发凸显出造桥匠师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底。

五明定睛观瞧,只见在那座石桥以东约 10 米远的地方,完好无损地矗立着一座建桥碑亭以及一座镇桥土地神庙。这座建桥碑亭采用了青石材质构建而成,其结构巧妙地模仿了木质建筑的风格。从整体来看,它呈现出面阔三间的格局,屋顶为重檐三滴水式,宛如一座宏伟的歇山顶殿堂。仔细测量一番,其宽度达 3.38 米,通高足有 4.5 米,而进深则为 0.8 米。当目光聚焦到明间的压脊正中央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尊圆雕而成的半咖趺坐“分水观音”像,这尊雕像栩栩如生、宝相庄严。再看向明间的栏额之上,深深雕刻着一幅云龙戏珠的图案,那巨龙蜿蜒盘旋、张牙舞爪,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龙珠璀璨夺目,闪耀着神秘的光芒。而左右次间的栏额上,则分别精心雕琢着男女乘马相向而行的画面,男子英姿飒爽,女子婉约动人,他们或手持缰绳,或轻扬马鞭,仿佛正在赶赴一场重要的约会。整个建桥碑亭处处彰显着能工巧匠们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左面刻一青年官员,头戴纱帽,上插宫花,身着圆领补服,腰围玉带,待从手执掌扇紧随其后,扇上阳刻“状元游街”四字。右面深浮雕一老夫人骑马相向而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永洪感慨地说道:“在隆昌这地方啊,一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安安送米’。话说那安安的母亲,本是个善良本分之人,却无端遭受他人诬陷,蒙受了不白之冤。而她的小姑呢,更是个爱搬弄是非的主儿,常在婆婆跟前嚼舌根、进谗言。那婆婆也是糊涂,竟轻易就相信了这些不实之言,逼迫儿子休掉妻子。可怜安安之母走投无路,万念俱灰之下,只好来到大佛坎的白云寺削发为尼。

那时的安安才年仅七岁,虽然年纪尚小,但他深知母亲所受的冤屈,心中悲痛万分。然而,年幼的他力量微薄,根本无力改变现状。但即便如此,孝顺的安安也没有放弃对母亲的关爱和照顾。

于是,每逢上学之时,懂事的安安总会想方设法节省下自己午餐中的粮食,然后悄悄把省下来的米藏到白云寺外的崖缝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安安就这样坚持着节衣缩食,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给母亲送去口粮。他一边刻苦攻读诗书,一边默默承受着饥饿与艰辛,这样艰难的日子整整持续了十年!

最终,安安的这份至纯至孝之举感动了上苍。后来,安安进京赶考,凭借自身出众的才华一举高中头名状元。功成名就之后,安安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乡,终于成功为母亲洗刷了冤屈,并亲自将母亲从白云寺接回家里,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其乐融融的生活。”

永洪面色凝重地说道:“安安睡送米这个故事啊,曾经被改编成了唱本呢,而且还广泛传播开来。那隆昌的说书艺人林德祥,就在文庙坝演唱‘圣偷’的时候,唱过这出‘安安送米’。当时在场聆听的人们呐,听到故事中的悲苦情节时,没有一个不伤心落泪的;而当听到那些令人欣慰的美好情节时,则又都情不自禁地欢欣鼓舞、心情畅快起来。你们看那碑亭上面所雕刻的故事场景,描绘的正是安安高中状元之后,荣耀归来拜见母亲的动人画面。”

稍作停顿后,永洪接着感慨道:“然而实际上呀,自从有科举制度开始,历朝历代咱们隆昌这片地区可从来没有人能够考中状元呢!不过也正因如此,大家才会心生善念,特意去美化修饰这个故事,让它变得更加完美和感人。或许这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吧。”

五明定睛观瞧,只见那碑亭的明间门柱与次间门柱皆呈现出规整的方形。其中,明间门柱相较于次间门柱要略微高耸一些,其高度达到了令人瞩目的 2.7 米,而直径则为 0.32 米。柱础部分采用了独特的抱鼓式设计,被精心雕琢成了八棱宫灯的形状,显得格外别致精巧。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八棱宫灯的每一面都精细地刻画着各种美丽的花卉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该柱础的高度为 0.32 米,直径达 0.41 米,稳稳地支撑着上方的门柱。